秋闱顺利结束,金榜题名者喜气洋洋,落第者黯然神伤。作为副主考的太子李琮,在上官婉儿的指导下,全程参与了阅卷、排名和授官讨论,对帝国的选官制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新科进士们被授予不同的职位,有的进入翰林院学习,有的被派往地方担任县令等基层官员。李琰特别指示,要关注那些在策论中表现出开阔眼界和务实精神的士子,酌情予以重用,尤其是派往安西、波斯等新拓疆域或边境地区,以补充新鲜血液,贯彻帝国意志。
太子李琮在本次科举中的表现,沉稳干练,处事公允,赢得了士林和不少务实派官员的进一步认可。李琰私下对上官婉儿说:“琮儿经此一事,愈发成熟,朕心甚慰。”太子的地位更加稳固,围绕他形成的东宫班底也开始初具雏形。
御花园内,秋菊盛开,争奇斗艳。李琰难得有闲,邀请上官婉儿、阿史那云赏菊,同时也叫上了近来“表现突出”的拉什米卡公主。
亭台中,茶香袅袅。上官婉儿娴静地煮茶分盏,阿史那云则兴致勃勃地评论着各种菊花的形态,将其与兵法阵型相比,别有一番趣味。
李琰看向安静坐在一旁的拉什米卡,问道:“公主故国,可有如此花卉?”
拉什米卡微微一笑,从容应答:“回陛下,天竺亦多奇花异草,如莲花圣洁,茉莉清香。然如大唐菊花这般品类繁多、仪态万方,且被赋予如此高洁品格者,实属罕见。可见天朝文化之博大精深。”
她的回答既赞美了大唐,又不贬低故国,显得不卑不亢。阿史那云闻言,看了她一眼,接口道:“花如人,各有所长。战场上的勇士,也并非只有一种打法。能识其性,善用之,便是好的。”这话似乎意有所指,既肯定了拉什米卡的才智,也隐隐强调了自己作为武将的独特价值。
李琰听出了其中的机锋,哈哈一笑:“云儿此言有理。百花齐放才是春,朕希望这大唐天下,亦是如此。”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治国理念,化解了微妙的竞争气氛。这次赏菊,氛围总体和谐,但几位女性之间那种既合作又隐隐竞争的关系,已悄然成形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