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猛率领的清剿部队,在经历了那次惨烈的河滩夜袭后,行动变得更加谨慎和艰难。叛军联盟如同附骨之疽,利用对丛林的绝对掌控,不断消耗着唐军的士气和体力。部队的补给线时断时续,伤病员增多,非战斗减员甚至开始超过战斗损失。
韩猛和阿兰试图通过阿兰的关系,联络那些尚未加入叛军联盟、态度中立的部落,许以贸易和保护的承诺,进行分化瓦解。这一策略取得了一些效果,少数小部落愿意提供有限的情报或允许唐军借道,但也引来了叛军更加疯狂的报复。一个刚刚与唐军接触的部落村寨,在一夜之间被血洗,老弱妇孺无一幸免,残酷的景象连久经沙场的唐军士兵都为之动容。
“他们这是在杀鸡儆猴!”阿兰看着那片化为焦土的村寨,声音带着愤怒和悲伤,“他们想让所有人都害怕,不敢再靠近我们。”
韩猛紧握着刀柄,指节发白。他意识到,单纯的军事清剿,在这片广袤而敌意深重的丛林里,代价太高,效果有限。必须改变策略。
他将部队化整为零,以五十人到一百人为单位,组成多个精干的猎杀小队,不再追求占领和推进,而是专注于猎杀叛军的有生力量和重要头目。每个小队都配备了最好的弩手、丛林战好手,以及熟悉当地情况的归附土着向导。他们的任务不再是征服土地,而是用最精锐的力量,像猎人一样,耐心而致命地消灭丛林中的“野兽”。
同时,韩猛和刘仁轨、杜环商议后,决定加大对归顺部落的扶持力度。唐城派出了更多的农师和医官,帮助他们在靠近唐城势力范围的相对安全地带建立新的、更容易防御的村寨,学习更先进的农耕技术,并提供武器,帮助他们自卫。韩猛向这些部落承诺,只要他们忠诚于唐城,唐城就将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。
这是一场意志、资源和时间的比拼。清剿行动从轰轰烈烈的攻势,转入了漫长而残酷的消耗战和治安战。每一天,丛林都在吞噬着生命和资源,考验着唐城统治的韧性。韩猛和阿兰,这对因政治而结合,却在血火中逐渐产生真情的夫妻,成为了唐城在这片新土地上艰难前行的象征。他们的每一个决策,都关系着无数人的生死,也关系着东洲这片新领土的未来。
长安,李琰审阅着东西两线的最新奏报。
西方,奥马尔的审慎在他的意料之中,他批复魏王,令其“外示宽和,内修武备,善加接待使团,窥其虚实”。
东方,东洲面临的困境同样没有让他意外。开拓新土,从来不是请客吃饭。他批复刘仁轨,“稳扎稳打,以抚代剿,以时间换空间,东洲之利在于长远,不必急于求成”。
他的目光再次掠过寰宇全图,无论是西方暂时平息的烽烟,还是东方无尽丛林中的血腥拉锯,都只是这盘大棋中的局部争夺。他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定力,等待真正一击制胜时机的到来。帝国的车轮,在平稳与颠簸中,继续向着未知的远方,坚定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