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6章 智慧之厅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年轻的君士坦斯二世缺乏经验,前线将领各自为战,配合失当。尽管大唐的“关切”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,但在大食凌厉的攻势下,罗马军团依旧节节败退,数个重要边境堡垒失守,通往安条克的道路再次暴露在大食兵锋之下。

龟兹行辕内,李意看着战报,神色平静。

“罗马人还是太嫩了。”他点评道,“告诉伊嗣俟,他的‘波斯义从’可以动一动了,目标——哈立德囤积粮草的几个次要据点,打了就跑,动静闹大点。另外,让我们在君士坦丁堡的人,再给那位年轻的皇帝递个话,如果他愿意用克里米亚或者塞浦路斯的某个港口作为抵押,大唐或许可以考虑,提供一笔‘商业贷款’,用于雇佣……嗯,比如,来自保加利亚或者可萨的‘志愿者’部队。”

他依然在小心翼翼地添加筹码,既要让罗马能撑下去,又不能让其太好过,更要从中为大唐攫取实实在在的利益——一个位于黑海或地中海的立足点,无疑具有巨大的战略价值。西方的血,还要继续流,而大唐的渔利之手,也伸得越来越深。

长安,李琰几乎同时收到了三方的消息。

东洲成功获取核心知识,令他精神大振,批复:“鲁云、孙文,功在千秋,破格擢升!着刘仁轨全力研究典籍,谨慎应用。对‘暗影之民’,以怀柔为主,引为奥援。”

岭南船队首航,他批复:“首航顺利,太子辛劳。后续船队建造、航线开拓、市舶管理,需持之以恒。”

西域战火再起,他批复:“魏王措置得当。黑海或地中海港口之事,可积极接触,酌情推进,然需把握分寸,勿过早卷入过深。”

帝国的三线,如同三条奔涌的河流,在东洲汇入知识的海洋,在岭南驶向商业的蓝海,在西域搅动战略的泥潭。李琰站在全局的高度,审慎地调控着水流的方向与速度,推动着他那波澜壮阔的寰宇一统之梦,一步步走向现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