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官婉儿心思细腻,轻声道:“陛下,此乃帝国强盛,四方来朝之象。只是,这两位公主,身份特殊,如何处理,关乎东洲、黑海两地安稳,需慎重待之。”
阿史那云则更为直接,带着一丝草原女儿的豁达:“既然她们仰慕陛下,心怀坦诚而来,我大唐自有海纳百川之胸襟。只要于国有利,于陛下霸业有益,臣妾以为,无需过于拘泥。”
李琰握住二女的手,感慨道:“得妻如此,夫复何求。朕之心,在于寰宇一统,使书同文,车同轨,日月所照,皆为汉土。这些女子,亦是这盘大棋中的棋子,亦是……缘分。” 他并非贪恋美色,而是深知在这种时代,政治联姻与情感羁绊,是巩固统治、融合民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。他来自后世,尊重女性,但更懂得利用一切规则去达成终极目标。
不久,戒贤法师在太子李琮的亲自陪同下,抵达长安。皇帝李琰率领文武百官,在大慈恩寺举行了空前盛大的迎接法会。戒贤法师的精深佛法、对因明逻辑的阐述,与中原佛教思想碰撞出激烈的火花,引发了长安知识界的巨大轰动。太子李琮更是每日聆听讲法,笔录心得,与法师探讨“佛法与治道”,获益匪浅。
这一日,在大明宫紫宸殿内,只有李琰、太子李琮与魏王李意的核心会议。
李琰指着巨大的世界地图:“东洲暂安,需移民实边,推广农耕,同化土人,使其永为华夏之土。黑海通道已开,下一步,商队要继续西进,接触那个号称‘第二罗马’的拜占庭帝国,还有正在崛起的阿拉伯人。他们的科技、文化,乃至军事,都有可取之处,当以商战、情报战为先导。”
太子李琮沉稳应道:“儿臣明白。佛法回流,可安抚民心,提升我大唐文化之向心力。儿臣建议,设立译场,请戒贤法师主持,系统翻译天竺佛典,并择其精要,与我儒道思想融会贯通,形成真正属于大唐的、包容并蓄的意识形态。”
李琰赞许地点头,目光又看向“魏王李意”:“意儿,你‘抱病’多时,暗中筹谋之事,进展如何?”
“魏王”躬身答道:“禀父皇,根据您提供的线索和方向,儿臣遣派的密探已沿丝绸之路西行,混入商队,进入了波斯萨珊王朝境内。其国与新兴的大食征战连连,国力衰颓,正是我大唐介入之良机。另有一支,经黑海,已抵达拜占庭帝国边境重镇,初步接触了其地方官员。其国制度森严,科技尤重‘希腊火’,海军强盛,需谨慎应对。”
“好!”李琰眼中精光一闪,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暂时不要暴露我们的最终意图。以贸易开路,文化渗透,收集情报,等待时机。朕要的,不是一时的征服,而是彻底的消化,将这欧罗巴、阿拉伯、波斯,乃至更遥远的非洲、南北美洲,都逐步纳入大唐的体系之内!”
他走到殿外,仰望星空,豪情万丈:“这盛世,只是开始。朕要的,是让大唐的龙旗,插遍这个星球的每一个角落!让四海八荒,万族子民,皆诵唐音,皆习唐文,共享这由朕亲手开创的,亘古未有的——寰宇一统!”
夜风拂过,带着长安的万家灯火,也带着一个帝国迈向全球霸业的坚定决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