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真是让赵某人受教,不过赵某人也有一言,不知当面愿听与否?”
天津卫指挥使的名字,诸勇是知道的,只是没见过赵辰本人。看来这赵辰有点能耐,不然以诸奇的聪明,绝对不会在此人手下谋事。索性点了点头,“不妨说来!”
“不否认你的麾下皆是勇士,但赵某人也得奉劝一句。即便直沽城陷,那锁住入海口的大沽,却是绝对无法攻克的。”
看了眼对面,见诸勇神色一沉,看来是在思考。赵辰也不藏着掖着,直接告诉对方:“大沽三面环水,海上炮舰可以进入河道十五里,我掌管天津水师,数百门重炮摆在海河上,你们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了吗?”
这让诸勇想到了起义军水师全军覆没那次,看来正是栽在对方水师手里面。起义军没有一艘炮舰,遇上大沽这种地形,恐怕真的会被活活绞杀。
对话时赵辰一直关注着对方面色,见诸勇额头微皱,看来他对炮舰的厉害之处有所耳闻。
如今的情况,不打仗对天津卫是最好的,每缓一个月时间,就有五艘军舰入列,英格兰人也能带来数十万两银子的收益。可以说时间在赵辰这边。
鉴于此,赵辰主动抛出条件,“我知道你们打天津卫,是为了疏通水路后勤,但要保证后勤,并非只有打仗一条路可走。”
“嗯?”诸勇听出赵辰话中有话,立即露出疑惑又审视的表情。
“诸将军!”赵辰表现出非常友好的态度,“我承诺满足北平粮食布匹等物质需求,并且以市场价交割,你看如何?”
谈判不是诸勇的专长,但他也不是一点不懂,随即哼声道:“你算盘打的挺好,这样对大顺军有何好处?”
(李自成在西安自封过大顺皇帝,虽然后来在北平,大顺军队内部分崩离析,但偶尔还会如此自称)
“没有好处!”赵辰心中底气十足,这让他脸上的笑容极富感染力,“但至少也无坏处,若是我们在天津卫打的不可开交,吴三桂立即会跳出来捡便宜。”
这话恰好说到诸勇心坎上,出兵天津卫的时候,诸英也是这么和他讲的。让他尽量保住起义军精锐,真正的敌人来自北方。
“吴三桂小人尔,何足挂齿!”诸勇当然不能被赵辰牵着走,言语上的反击还是必须的。
“将军说的没错!”赵辰并不反对他对老乌龟的评价,但他又把手指了指更北的方向道:“吴三桂是小,但后面的皇太极,那可是蛰伏的猛虎。等他突然跳出来,恐怕会吓所有人一跳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