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恪用最实际的方式告诉他们——守规矩,有肉吃;坏规矩,掉脑袋。
三个月下来,火药局的产量和质量,已是原来王恭厂的两倍有余,而成本,却仅为原来的六成。
这个数字,让朝堂上等着看笑话的人,全都哑口无言。
严世蕃曾在工部会议上阴阳怪气地说:“靖海伯的火药局,倒是把银子花得明明白白。”
陈恪闻言,只是微微一笑,回道:“小阁老若是有兴趣,不妨亲自来看看,也好学学怎么‘明明白白’地花银子。”
严世蕃被噎得脸色铁青,却也无话可说。
因为陈恪站在“理”这一边。
他的一切举措,都是为了“降本增效”,而成效,就是最好的回击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嘉靖三十三年,年初。
嘉靖宣布了第一个重大消息——天降祥瑞,加恩科一场。
消息一出,天下士子沸腾。
恩科,意味着多了一次金榜题名的机会,多了一条青云直上的捷径。
而这场恩科,被嘉靖冠以“祥瑞”之名,与那场斋醮中的“真龙显圣”捆绑在一起。
陈恪站在靖海伯府的书房里,望着窗外初春的景色,心中不禁感叹——嘉靖这一手,玩得真妙。
斋醮的异象,顶多是让人茶余饭后谈论一番,过不了多久就会被遗忘。
可若将它与恩科挂钩,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