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9章 前夕(下)

皇帝这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,为他抵挡了大部分明枪暗箭,将最大的信任和期待,压在了他的肩上。

此番若成,则开海强军,国库充盈,嘉靖或可真的迎来一个“中兴”之机,洗刷“家家皆净”的污名;若败……陈恪不敢细想,那后果绝非他一人所能承担。

思绪如电,不过一瞬。

陈恪撩起袍服下摆,端正跪地,以头触地,声音清晰而沉稳,带着发自肺腑的真诚:“臣陈恪,领旨谢恩!吾皇万岁,万岁,万万岁!”

这一拜,拜的是皇帝的知遇之恩,拜的是那沉甸甸的信任,更是拜自己即将踏上的、那条布满荆棘却也充满希望的未卜之路。

黄锦将圣旨交付到陈恪手中,冰冷的绢轴触感让陈恪指尖微凉。

宣旨仪程完毕,黄锦脸上那层官样的肃穆稍稍褪去,他上前半步,压低了声音,对依旧跪着的陈恪道:“伯爷请起。皇爷还有几句口谕,让咱家带给伯爷。”

陈恪起身,恭敬道:“黄公请讲。”

黄锦目光扫过四周,见闲杂人等都已被周伯屏退,才低声道:“皇爷说,伯爷此番赴任,责任重大,不必再入宫面圣谢恩了,免得徒惹是非。让伯爷尽快将京师一应事务,尤其是神机火药局那边安排妥当,便尽早动身赴南京吧。皇爷……等着伯爷的好消息。”

不必面圣谢恩?陈恪心中微微一怔,随即了然。嘉靖这是要将“陈恪外放”这出戏做足,避免节外生枝,也是对他的一种保护。

那句“等着伯爷的好消息”,更是意味深长,这是告诉他,所有的目光都汇聚于此,只许成功,不许失败。

“臣,明白了。请黄公回禀陛下,陈恪必不负圣望。”陈恪再次躬身,语气坚定。

黄锦点了点头,不再多言,转身便带着随从离去,来得突然,去得也干脆,仿佛只是完成了一项寻常公务。

接下来的几日,靖海伯府内忙碌却有序。常乐亲自为陈恪打点行装,她这次没有像往常那样提出要跟随同去,甚至连一丝犹豫和请求的神色都未曾流露。

只是默默地将一件件衣物、一本本书籍、还有陈恪惯用的文房四宝,仔细地包裹、装箱。

小主,

她的动作轻柔而利落,眉眼间是全然的平静和理解。

在这权力场中浸淫数年,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凭喜恶行事的怀远侯府二小姐。

夫君手握重权外放,妻儿家小留京,这是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,也是最稳妥的安排。

这既是人质,让朝廷安心,也是让陈恪在前方无后顾之忧的堡垒。

只是在将所有箱笼都整理妥当后,常乐才走到陈恪面前,替他理了理本就平整的衣襟,抬起眼,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着他,轻声道:“恪哥哥,江南潮湿,记得添衣。公务再忙,每三日,需寄一封家书回来,不拘长短,让我和忱儿知道你是平安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