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边关泣雪
弘治二十六年冬,延绥镇连降半月暴雪,长城脚下的"狼窝沟"突然传出"白狼显灵"的传闻。谢明砚(仍以"谢掌柜"之名)披着羊皮袄,跟着运粮队走进边关时,寒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,像刀子割肉。镇口的牌坊上挂着块羊皮,上面用狼血画着歪歪扭扭的"祥瑞"二字,血冻成了黑紫色,被风吹得哗哗响。
"谢掌柜,快别往前凑了。"老猎户秦翁拽住他的胳膊,老人的右手缺了两根手指,断口处结着冻疮,"总兵官郑魁说这白狼是'镇边神兽',见者要缴'狼魂税',其实就是......就是拿娃们的指节抵税啊......"他往地上啐了口带血的唾沫,"前儿个我那小孙子,就因为说'白狼是染的',被兵卒拖走了......"
谢明砚的目光扫过镇口的木桩,上面拴着十几只瘦骨嶙峋的狼,毛色却白得刺眼。凑近了看,狼毛根部还沾着未褪尽的灰黑色,雪水从狼身上淌下来,在地上积成小小的血洼——那不是狼血,是掺了铁红粉的人血。
(一)狼穴血册
"这是从狼窝沟捡的。"秦翁从怀里掏出块冻硬的麻布,上面缝着半页账簿,墨迹被雪水浸得模糊,却能看清"每只白狼加征猎户指节三十枚"的字样。账簿夹层里夹着片狼皮,背面用炭笔写着:"白狼者,灰狼染也,用童血拌硝石,可褪毛上色,七日即白"。
谢明砚的指尖抚过狼皮,突然摸到个硬物——是枚孩童的指骨,被冻在狼皮里,指甲缝里还嵌着狼毛。他抬头望向长城内侧的"祭狼台",台上堆着的狼骨中,混着不少细小的骸骨,胫骨上还留着牙印——不是狼咬的,是人的牙印,像是被生生啃过。
"郑总兵说,白狼显灵能让蒙古兵退走。"秦翁的声音发颤,"可上个月蒙古人来抢粮,咱们的兵连刀都举不动——粮被贪了,饷被扣了,只剩咱们这些老骨头守着城墙......"他突然指向镇西的草料场,"那里藏着'白狼'的秘密,郑魁的人看得紧。"
(二)染狼秘辛
三更时分,谢明砚与林羽借着雪雾摸到草料场,栅栏里传来狼的哀鸣。场中央的草垛后,十几个兵卒正往狼身上泼东西——是滚烫的硝石水,混着刚从孩童指节上刮下的血肉。一只灰狼被铁链锁在木桩上,毛被刮得稀烂,兵卒正往它身上涂白漆,狼的眼眶流着血,死死盯着角落里的个小女孩——是秦翁的孙女,被捆在草堆上,右手食指已经没了。
"快点!郑总兵说了,明早就要献'白狼'给巡抚大人!"领头的把总踹了狼一脚,狼疼得直抽搐,身上的白漆裂开,露出底下的灰毛,"这狼崽性子烈,得用童血喂才听话......"
谢明砚的手攥得发紧,藏在羊皮袄里的"民心玺"硌着肋骨。林羽突然甩出铁链,缠住把总的脚踝,谢明砚趁机冲过去砍断女孩的绳索,却见她怀里揣着半块狼骨,上面用指甲刻着"爹救我"——是秦翁小孙子的字迹,那孩子已经死了。
二、将官凶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