船行半月,终于抵达益州境内。刘璋早已派人在江州等候,引领刘备大军前往成都。沿途百姓夹道观望,议论纷纷。有人赞叹刘备军纪严明,不扰百姓;也有人担忧外来军队会打破益州太平。
成都城外十里长亭,刘璋率领益州文武百官列队相迎。他身着州牧官服,面容和善,眼中却藏着一丝警惕与期待。
当刘备的队伍出现在官道尽头时,刘璋整了整衣冠,快步迎上前去。刘备见状,连忙下马,两人在道路中央相会。
"玄德公远道而来,辛苦了!"刘璋拱手行礼,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。
刘备深深一揖:"季玉兄相召,备岂敢怠慢?"
两人执手相看,刘璋忽然笑道:"早闻玄德公仁义之名,今日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。"
刘备谦逊道:"备不过一介武夫,何足挂齿。倒是季玉兄治理益州有方,百姓安居乐业,令人钦佩。"
入城后,刘璋在州牧府设宴款待。席间觥筹交错,宾主尽欢。酒过三巡,刘璋忽然问道:"不知玄德公贵庚几何?"
刘备答道:"备生于延熹四年,今年五十有三。"
刘璋闻言大喜:"巧了!我亦生于延熹四年,只是月份稍长。如此说来,你我竟是同庚!"
刘备故作惊讶:"当真?那季玉兄当为我兄长了!"
两人相视而笑,气氛顿时热络起来。刘璋命人取来族谱,与刘备共同查阅。当确认两人确为同宗同辈后,刘璋眼中警惕之色又减几分。
"贤弟,"刘璋亲切地改口道,"你我既是同宗,又同年所生,实乃天意。今张鲁在北虎视眈眈,有贤弟相助,我心甚安。"
刘备举杯相敬:"兄长放心,备必竭尽全力,共保益州安宁。"
次日清晨,刘备向刘璋提议:"兄长,备久闻先叔父刘君郎(刘焉)葬于成都,可否容我前往祭拜?"
小主,
刘璋闻言大为感动:"贤弟有心了!先父在天之灵,必感欣慰。"
一行人来到城北刘焉墓前。刘备整肃衣冠,亲自上香祭拜。当他跪在墓前时,忽然泪如雨下,声音哽咽:"叔父在上,不孝侄刘备拜见。昔年叔父治理益州,百姓爱戴。如今汉室倾颓,曹贼篡位,刘氏宗亲零落飘散..."
刘璋站在一旁,见刘备哭得如此伤心,也不禁红了眼眶。刘备继续哭诉:"昔日高祖斩白蛇起义,光武中兴汉室,何等英雄!而今子孙不肖,致使奸佞当道。天下刘姓,唯余我与季玉兄还在苦苦支撑...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