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封神一书中层的各位金仙、上仙与散仙,是“体系的血肉”。他们是封神大战的主力,也是后来天庭正神的主要来源,其出身、修行、神通,共同构成了神仙体系“分层有序”的中坚力量。
阐教十二金仙是元始天尊的亲传弟子,居各名山洞府(如广成子居九仙山、太乙真人居乾元山),各有神通与法宝,是阐教对抗截教的主力,也是中国道教“金仙”阶层的典型代表。
书中十二金仙虽各有侧重,却皆具“顺天应人”的特质:广成子持“番天印”,砸败多宝道人、打死闻仲,是阐教的“急先锋”;赤精子持“阴阳镜”,红面照生、白面照死,曾败殷洪,尽显“生死操控”之能;太乙真人持“九龙神火罩”,炼死石矶娘娘、救活哪吒,还为哪吒打造“莲花身”,是“护徒与造化”的代表;玉鼎真人虽少直接出手,却教出杨戬这一“封神战力天花板”,其“八九玄功”(七十二变、金刚不坏)成为后世神仙的经典神通。
十二金仙的存在,体现了神仙体系“教派传承”的特点:他们既是天道秩序的执行者(助姜子牙封神),也是道教功法的传承者(如太乙真人传哪吒火尖枪、玉鼎真人传杨戬玄功),更是后来天庭“文官体系”的雏形——多数金仙虽未入封神榜,却成为道教的“护法神”,或如慈航道人、文殊广法天尊般,融入佛教体系,成为跨教派的尊神。
截教虽以“万仙来朝”着称,但其核心战力,仍是通天教主的亲传弟子与上仙,如多宝道人、金灵圣母、三霄娘娘等。他们的修行背景各异,却皆具极高神通,是体系中“多元修行者”的缩影。
- 多宝道人:截教大师兄,法宝无数,敢直面老子出手,虽被收服,却能以一己之力对抗阐教多位金仙,后入西方教成为“多宝如来”。
- 金灵圣母:截教圣母,通五雷法,万仙阵中独战文殊、普贤、慈航三大士(携坐骑),杀得难分难解,最终死于燃灯定海珠下,是截教女仙的战力巅峰,证明“女性神仙”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。
- 三霄娘娘(云霄、琼霄、碧霄):居三仙岛,云霄持“混元金斗”,能收仙纳神、削金仙三花;琼霄、碧霄持“金蛟剪”,剪落万物无坚不摧。三人布“九曲黄河阵”,将杨戬、哪吒及十二金仙尽数擒获,若非老子、元始出手,阐教几乎覆灭。三霄的悲剧,既体现了“亲情与天道”的冲突(为报赵公明之仇而逆天),也证明“民间信仰之仙”(三霄在民间被尊为“送子娘娘”)在体系中的强大战力。
截教上仙的多样性,打破了“神仙必出正统”的局限——他们中既有如多宝道人般的“先天仙”,也有如三霄般的“民间仙”,还有如龟灵圣母般的“妖仙”(龟甲成精),这恰是中国神仙体系“兼容并蓄”的体现:只要有真修行,无论出身如何,皆可跻身中层神仙之列。
除了教派所属的金仙、上仙,《封神》中还有一类“散仙”——他们不属任何教派,行踪不定,却具顶尖神通,如陆压道人、云中子等,是神仙体系的“自由补充者”。
陆压道人居西昆仑,怀“斩仙飞刀”,无需比拼法力,喊名即斩,赵公明、余元、袁洪等顶级战力皆死于其手。他不帮阐教,也不助截教,只在“顺天道”时出手:赵公明助商逆天,他便用“钉头七箭书”诅咒赵公明;袁洪作乱西岐,他便祭出斩仙飞刀除之。陆压这一角色,体现了神仙体系的“灵活性”——并非所有神仙都需依附教派,凡遵天道、有真本事者,皆可自由行走三界,成为体系的“编外助力”。
云中子居终南山,持“通天神火柱”,曾炼剑欲除妲己,不涉教派纷争却屡助阐教。这个人物更具“入世情怀”——散仙并非不问世事,而是以“民间守护者”的身份,在天道失衡时出手,这恰是中国民间信仰中“神仙要保护万民”的体现。
中国神仙体系的一大特点,便是“凡仙互通”——凡人可通过修行成仙,妖物可通过修炼化仙,而《封神》中活跃于商周战场的凡间仙将与妖仙,便是这一特点的最佳诠释。他们连接着“天界”与“凡间”,是体系中最具烟火气的阶层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凡间仙将多为“人修仙”者——他们本是凡人,却因拜师学艺、机缘巧合而习得仙术,成为连接凡间军队与神仙教派的纽带,如闻仲、姜子牙、杨戬、哪吒等。
- 闻仲:商纣太师,金灵圣母弟子,虽为凡人,却修得五雷法,持“蛟龙金鞭”,骑“墨麒麟”,能请动截教众仙。他一生效忠于商,却因商纣王无道而“顺天难、逆天亦难”,最终在绝龙岭被广成子用番天印打死。他死后被封为“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”(雷部主神),证明“凡人若有大德大能,亦可跻身天庭正神”。
- 姜子牙:元始天尊弟子,本是凡夫俗子,年过七旬才下山封神。他法力不高,却持“打神鞭”(专打封神榜上有名者)、“杏黄旗”(防御无双),有天道加持,能指挥阐教众仙与西岐军队。姜子牙的角色,是“凡仙互通”的关键——他以凡人之身主持封神大典,将战死的神仙、凡人封为天庭正神,恰如“凡间与天界的桥梁”,证明“凡人即便无高强仙术,只要承天道之命,亦可参与神仙体系的构建”。
- 杨戬与哪吒:凡间仙将的“少年代表”。杨戬是玉鼎真人弟子,修“八九玄功”,能变七十二种模样,有“哮天犬”相助,堪称“封神战力万金油”——他既懂凡间兵法,又会神仙法术,曾多次破截教阵法、降妖除魔;哪吒是太乙真人弟子,因自杀而被太乙真人用莲花重塑“莲花身”,持火尖枪、乾坤圈、风火轮,性格勇猛,斩妖无数。二人虽为凡人出身,却因仙术加持而跻身“仙将”之列,后皆未入封神榜,而是成为天庭的“护法神”(杨戬为“二郎显圣真君”,哪吒为“三坛海会大神”),成为“凡人修仙成功”的典范。
妖仙是“非人生物修仙”者,如孔宣(孔雀成精)、袁洪(白猿成精)、梅山七怪(蛇、蜈蚣、猪等成精),他们在体系中地位特殊——既因“出身异类”而被正统教派轻视,却又因“修行高深”而能与金仙抗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