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药与钢筋共舞
晨光刚漫过青川市的天际线,李砚秋就攥着那张皱巴巴的城市规划公示图,站在了住建局门口。苗布纹样的衣角被风掀起,她怀里的竹篓里,几株带着晨露的艾草和薄荷散发着清苦的香气,与远处工地飘来的水泥味格格不入。
“同志,我想找规划科的人谈谈。”她对着保安亭里的师傅露出温和的笑,竹篓轻轻放在地上,“关于城东新区的绿化,我有些不一样的想法。”
保安上下打量她一番,目光落在她手腕上的银镯和竹篓里的草药上,眉头皱了皱:“规划方案都公示了,您这是……”
“就是因为看了公示,才来的。”李砚秋把公示图摊开,指尖点在标注“中央绿地”的区域,“这里只写了种银杏和樱花,好看是好看,可对居民的身子骨没多大益处。要是能种些艾草、薄荷、金银花,既能净化空气,夏天还能驱蚊虫,居民头疼脑热的,摘片叶子泡水也能缓解些。”
保安没再接话,只是拨通了规划科的电话。半小时后,一个穿着白衬衫的年轻男人匆匆赶来,是规划科的科员周明宇。他看到李砚秋的第一眼,眼神里满是诧异,直到看见她递过来的“青川县苗医协会”证件,才勉强收起轻视。
“李大夫,您的想法我们理解,但城市规划得讲科学,不是随便种几株草药就行的。”周明宇把她领进接待室,倒了杯热水,“银杏和樱花是经过专家论证的,景观效果好,成活率也高。草药……万一有人不认识,误食了怎么办?”
李砚秋没急着反驳,只是从竹篓里拿出一小包晒干的金银花,放在桌上:“周科员,您看这金银花,夏天泡水能清热解暑,小孩子长痱子了,煮水洗澡也管用。至于误食,我们可以在每片草药区立上牌子,写明功效和用法,还能请我们协会的人定期来做科普。”她顿了顿,又补充道,“城东新区有不少回迁户,大多是老人,他们对这些草药熟悉得很,要是能种上,大家心里也觉得亲切。”
周明宇捏着那包金银花,指尖传来干燥的触感,他想起自己母亲夏天总念叨着买金银花泡水,心里竟有些动摇。但转念一想,规划方案已经过了几轮审核,临时改绿化品种,可不是小事。“您的建议我会向上级反映,但能不能改,还得等领导开会讨论。”
李砚秋知道这事急不得,她起身道谢,临走前把那包金银花留在了桌上:“麻烦周科员多费心,要是需要了解草药的特性,随时找我。”
接下来的半个月,李砚秋没再去住建局,而是带着协会的几个苗医,跑遍了城东新区的每个角落。他们在待拆迁的老房子旁,发现墙角处长着成片的薄荷;在即将修建学校的地块上,看到野兔在草丛里穿梭——那里的土壤肥沃,很适合种植草药。每到一处,她都用笔记本记下土壤情况、日照时间,还采集了些土样带回协会,和老苗医们研究哪些草药适合在这里生长。
这天,周明宇突然给她打来了电话,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:“李大夫,您能不能来趟住建局?领导想听听您的具体方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