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旁的伏羲听见二人阐述天地至理,神情雀跃,时而惊讶,时而皱眉,时而恍然大悟,显然受益匪浅。
至于青云子赵公平,他虽有大罗金仙的境界,但是聆听巅峰准圣阐述自己对圣人境界的理解,明显力有未逮。
一开始,他还能听懂一二句,后面说到高深处,勉力克制了自己抓耳挠腮的冲动,只是默默记下周遭涌动的道韵,留待以后体悟揣摩。
太清老子和女娲虽然沉浸论道之中,但身遭种种变化,岂能逃过两人敏锐感知。
对于伏羲的反应,意料之中,并未吸引过多注意。
令他们略微惊讶,暗自称许的,是青云子赵公平的应对,见好就收,没有贪多嚼不烂,也没有全然放弃,更没有舞之蹈之失去心智。
二人几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,此子未来大有前途,必是圣人之下有数的人物。
女娲眼神中带着浓浓的欣赏,目光中的肯定不加掩饰,对大师兄他们的好运道也是颇为高兴。
太清老子接到女娲的道贺,也是含笑致意,三清门下弟子能得到女娲这位未来圣人的认可,他作为大师伯也是高兴不已的。
论道之后,太清老子领着赵公平,骑着青牛继续云游了。
只是这次,他没有走远,只是在不周山及附近俯察仰观,体悟修行妙理,等待证道契机。
女娲在送走太清老子一行后,原本想要闭关参悟大道,突然心血来潮,一步步走出了道场。
漫无目的的走着,脑子里有时空空如也,什么也没有考虑,只是随着思绪发散。
有时候,女娲又想到了洪荒世界的演化,以及万灵族群的繁衍生息。
历次大劫,造下无边杀孽,对洪荒世界也造成了莫大破坏,后来鸿钧道祖证道圣人,洪荒元气大大恢复。
可是洪荒世界的格局并没有根本变化,万物生灵依然舍命相争,巫妖二族争霸格局日益明晰,洪荒又走上了龙凤麒麟三族争霸、道魔争锋的老路。
对于洪荒而言,这一切是真的好吗?万族生机勃发是好的,可是无数神通对决,几乎能够毁天灭地,显然是不符合盘古开辟洪荒的本意的。
那么,这样一种趋势,如何才能得到改变呢?鸿钧道祖作为天地间第一尊圣人,拥有无上能无量威,但他没有给出答案,只是传下玄门道统,定下“天道六圣”。
洪荒的未来,万灵的未来,鸿钧道祖也无法给出答案,或者他不愿意指定生灵命运、滚滚大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