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章 老顽固

朱元璋喃喃自语,继而沉沉叹息一声:“也罢,儿孙自有儿孙福,能够富贵五代也够了!若是后面的子孙肯努力,爵位与富贵自然延绵不绝,若是不思进取,混吃等死,跌落阶级成平民,那也是他们该得的。”

说到这里,朱元璋似乎接受了这样的结局。

可转念一想,未来朱绫是把他的儿子差不多杀光,之后才提出制度改革的。

换句话说,这套制度是给她的子孙弄的,除了朱棣这一脉,其他都死绝了,连降等袭爵的资格都没有。

想到这里,朱元璋心头又是一梗。

朱棣看到未来朱绫做出那样的改革,眉头微微皱了皱,却也没说什么。

相较于王府被抄,满门问罪,落得凄惨而死的下场,他算是走了大运,哪还敢要求什么?

朱樉、朱桢、朱博、朱权等藩王们却又一次破防了。

这么好的制度,为毛不早点推出来?

未来他们也想降等袭爵,不想被抄家问斩、凌迟处死啊!

朱绫冷眼看着。

藩王们的表情,又一次证明了周树人先生‘拆屋效应’的含金量。

若没有提前看到未来悲惨的结局,藩王们看到‘君子之泽五世而斩’的改革,肯定气得哇哇乱叫,哭求朱元璋不要听信谗言,废掉他们子孙爵位世袭罔替的资格,又怎么可能那般平静?

还真应了那句老话,好与不好,真就是对比出来的。

比起抄家问罪,死得凄凄惨惨,自然是降等袭爵来得更幸福一些。

原大明。

洪武朝。

“子孙富贵只有五代?不,不可以……”

朱元璋神情恍惚,连连摇头。

童年全家被活活饿死的惨痛教训,让他疯狂在儿孙身上弥补。

却没想到,一昧偏宠溺爱,到头来让大明财政不堪重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