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3章 刘宗周

求学之时,许孚远告诉刘宗周,做人要以“克己”为第一要义,要“存天理,遏人欲”。

万历三十二年,刘宗周至京师赴选,任行人司行人,临别之际,许孚远教导他“为学不在虚知,要归实践。”令刘宗周拜服,他对这位老师一生都十分敬服。

刘宗周受许孚远影响很大,从此“励志圣贤之学”,认为入道莫如敬,以整齐严肃人,他常常对别人说自己,“每有私意起,必痛加省克。”

而且刘宗周老先生还不像同样为理学名士,说一套做一套的的钱谦益,他是真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提出的“慎独”学说。

众所周知,万历皇帝昏庸腐朽,深居官中,炼丹修仙,数十年都不上朝,导致朝政黑暗,权臣当道,朋比为奸,排斥正人。

刘宗周不齿与其为伍,他为官不到一年,就以侍奉亲人为由,辞官回乡,后其外祖父,祖父相继离世,他有守制家中,前前后后,他在家待了七年之久。

在这七年间,刘宗周贫病交加,敝衾破缶,衣食不继,往往靠借贷度日,过着清贫的生活,许多达官贵人想要慕名拜访他,他都拒而不见,一心钻研学问。

直到万历四十年,因人举荐,刘宗周又回朝廷,官复原职,随即,面对大明江山的风雨飘摇,和朝堂上各派大臣的互相攻讦,他上疏,《修正学以淑人心以培养国家元气疏》,指出当时廷臣日趋争竞,党同伐异之风行,而人心日下,士习日险。他希望朝廷化偏党而归于荡平,不必以门户分邪正。

结果就因为这篇奏疏,他又被划为了东林一党,遭受贬官的待遇。

看透朝堂黑暗的刘宗周于是潜心学问。

既然做不了一个济世之名臣,也不妨做一个弘道之名儒。

于是他专注于陆王心学,完善了自己的自省和慎独学说,并严格执行,期望着能够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。

而且,他在给友人的书信中,也坦然说出了,如今国事凋敝,“吾党与有罪焉”,不能只怪所谓“奸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