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让张献忠很是得意,他开口询问汪兆龄道:“还有那些不开眼的州县,居然敢负隅顽抗?你给朕说说?”
“是,大王!”汪兆龄低头说道:“还有川南和川北的一些地方,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秦良玉所在的石柱之地,他们的白杆兵时常从石柱突围而出,给我大西周边府县造成破坏,实在是防不胜防!而且他们还庇护了很多与我们做对的势力,简直胆大包天!这是对我大西军明晃晃的挑衅!”
听到“秦良玉”的大名,张献忠的脸色阴沉了下来,沉默片刻后,他开口道:“以后下令,我大西军不要去石柱那边,在周围府县严加防备即可,除了石柱,其他地方的反抗势力,丞相以为如何处理呢?”
闻言,汪兆龄脸上露出了一抹戾气,他抬手做了一个“杀头”的动作,狠声说道:“回禀大王,还是按照咱们之前的做法,杀!把他们都杀了!永绝后患!”
面对汪兆龄给出的建议,张献忠丹墀下的四名义子中,立马出现了一阵骚动,最后,还是义子之首,年龄最长的孙可望站了出来,冲着张献忠行礼道:“义父,莫要听此人在这里胡言,启禀义父,据孩儿们最近在川蜀之地的见闻,我大西政权如今在蜀地已经稳固,孩儿斗胆向义父建议,我大西军的政策制度是不是要修改修改,不要在蜀地多造杀孽,否则,孩儿恐怕日后会影响我大西政权在蜀地的统治啊!”
见到“大哥”孙可望都站了出来,张献忠剩下的三名义子,刘文秀,李定国,艾能奇也纷纷站了出来,声援起了孙可望。
面对自己最信任的两方人马起了争执,御座上的张献忠也有些不知该倾向哪一方好,不过作为流贼出身,且经历过很多惊心动魄的事情的他,敏感小心已经是张献忠本能的反应了。
正因为有如此性格,张献忠才变得残忍嗜杀,他仇恨所有反对他的势力,他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。
张献忠曾多次投降大明,又多次重新反叛。
所以他在内心深处其实是不相信那些投降于他的人,是真心实意的归顺于他,凡是抵抗过他们大西的势力,张献忠一概不相信他们,因此他支持自己的女婿汪兆龄的看法,统统将反对者全部杀光,永绝后患!
这样才能让他张献忠觉得安稳。
不过面对四名义子的口中之言,张献忠也不得不认真考虑。
因为他的这四名义子,对他无一例外,都是忠心耿耿,而且又能征善战,勇猛异常,为他大西政权的建立,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!
而且张献忠也承认,随着大西政权在川蜀之地的稳固,自己确实不能再像之前那样,一味地靠杀戮来进行统治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