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1章 无根木

鲁山高耸入云,半山腰往上终年云雾缭绕。人说那山顶住着神仙,凡人难得一见。可我们山脚下的村民都知道,鲁山真正的神奇,是那种漂浮在半空的“无根木”。

我叫李老四,在鲁山脚下开了几十年茶铺,见过无数上山寻宝的人,唯独辛在清的故事,让我至今讲起来仍觉得恍如昨日。

辛在清不是我们本地人,他从鲁国都城曲阜来,年纪不过二十出头,却已是名动京城的巧手木匠。传说他做的木鸟能飞三天不落地,他雕的花能随四季变换模样。这样一个能人,偏偏瞧不上荣华富贵,独自一人背着工具来到了鲁山。

那日他在我茶铺歇脚,我忍不住问他:“辛师傅,您这样的大匠人来这荒山野岭做什么?”

辛在清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古籍,翻到一页推到我面前。上面画着一段漂浮在半空的木头,旁边小字写着:“无根木,生于鲁山之巅,不沾尘土,不依水土,吸风饮露,通体如玉。”

“我为它而来。”辛在清眼中闪着光,“我要用它做一把能自行飞翔的椅子。”

我听了差点把茶水喷出来:“哎呦,辛师傅,那不过是古人胡说八道,您这样的明白人怎么也信这个?”

他微微一笑,也不争辩,只抬头望着云雾缭绕的山顶,轻声道:“既然有传说,就一定有来处。”

第二天一早,辛在清就上了山。这一去,就是七天。

当他再次出现在我的茶铺时,我几乎认不出来。衣衫褴褛,满身伤痕,可那双眼睛却亮得吓人。更惊人的是他身后漂浮着的一段木头——长约三尺,通体乳白,隐隐透着光泽,就那么静静地悬在半空,不落不起。

“找到了!”他声音沙哑却充满喜悦,“真的有无根木!”

茶铺里的人都围了上来,啧啧称奇。有人伸手想摸,辛在清连忙拦住:“小心!这木头有灵性,不喜生人触碰。”

果然,那木头轻轻一飘,躲开了那人的手,依旧静静浮在辛在清身后,像个忠实的随从。

辛在清在我这里歇了三日,恢复体力。那无根木就漂浮在他住的客房里,不吃不喝,却日渐失去光泽。到了第三天,木身甚至出现了细微的裂纹。

“它离不开鲁山的云雾。”我提醒道,“老辈人都这么说,山上的灵物,离了故土就会枯萎。”

辛在清愁眉不展,在客房外来回踱步。那段无根木似乎感知到他的焦虑,轻轻飘到他身边,发出极轻微的嗡鸣声。

“你也在难过吗?”辛在清轻声问,伸手轻抚木头。这一次,无根木没有躲闪,反而在他掌心蹭了蹭,像只温顺的小兽。

当晚,辛在清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——他把木匠铺搬上鲁山。

“疯了!真是疯了!”村里人议论纷纷,“那山顶严寒刺骨,常年大风,人怎么活得下去?”

可辛在清心意已决。他雇了几个村民,把工具、材料一点一点运上半山腰一处避风的平台。那里正好在云雾线之下,既不至于完全脱离人间,又能接触到无根木需要的云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