棋痴如痴如醉,当即在碑前坐下,从怀中取出随身携带的微型棋盘,对照碑文摆起棋来。
一日过去,棋痴纹丝不动。有牧童赶牛经过,见他对着石碑发呆,好奇地问:“先生,你在看什么?”
棋痴恍若未闻,口中喃喃:“妙啊,妙啊...”
两日过去,一场春雨不期而至,棋痴浑身湿透,却仍目不转睛地盯着石碑。有个好心的农人给他送来蓑衣和饭食,他接过后放在一旁,竟忘了吃喝。
三日过去,棋痴已是形容枯槁,嘴唇干裂,双目却亮得吓人。他手中的棋子拿起又放下,放下又拿起,始终无法落子。
“原来如此,原来如此...”他时而大笑,时而痛哭,状若疯魔。
到了第四日清晨,早起打渔的渔夫发现棋痴倒在碑前,已然气绝身亡。奇怪的是,他脸上没有痛苦,反而带着一种恍然大悟的微笑,仿佛参透了世间至理。
更令人惊奇的是,那石碑上的棋局,不知何时多了一子——正是解开全局的关键一手。可四下并无他人,这子从何而来,成了无人能解的谜题。
消息传开,城里哗然。有人说棋痴是走火入魔饿死的,有人说他是被棋局吸走了魂魄,也有人说他是悟道升仙了。
县太爷派了仵作验尸,结论是饥渴劳累过度而死,并无他杀嫌疑。棋痴无亲无故,城中敬他棋艺的人凑钱买了口薄棺,将他葬在离石碑不远的山坡上。
自那以后,石碑的传说越传越神,不少棋手慕名而来,想要破解那局“鬼棋”,却无一不是悻悻而归。有人说那棋局根本无解,也有人说看懂之后会折寿,渐渐地,敢来挑战的人越来越少了。
转眼三年过去,城里来了个游方道士,途经石碑,驻足观看良久,忽然抚掌长叹:“好一局‘人生棋’!”
旁边茶摊的小二好奇,上前询问:“道长,何为‘人生棋’?”
道士指着碑文道:“这棋局看似争胜,实则争和;看似争和,实则争悟。每一步都如人生抉择,得失成败,皆系一念之间。设此局者,必是得道高人。”
小二便将棋痴之事说与道士听。道士听罢,沉默良久,方才叹道:“这位施主不是饿死的,他是用自己的性命,解了这道题啊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此话怎讲?”
道士道:“这棋局最后一步,需以心代子,以魂入局。他三日三夜不食不眠,神游物外,魂魄已入棋中,走完了那最后一步。看他死时面带微笑,便是悟道之相。这不是棋局,而是人生的一道无解难题,他用自己的生命,解了这道题。”
小二似懂非懂,却把这话记在了心里。自此,石碑的故事又添了几分玄妙色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