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1章 合作挑战,积极解决

“不会。”我说,“我已经扩地,新棚本月就能用。水源和土质都调好了,有保障。”

他抬头看我:“你说的这些,我们没法现场验证。”

我知道他在等一个台阶。于是换了语气:“这样,能不能先试一个月?只供三家店,每天按四百斤走。你们验品质,我们也磨流程。至于溯源内容,不占展板,只在商品标签上加个扫码入口,顾客自己看。”

他没立刻回话。

我又补充:“包装设计可以按百谷坊的风格来,字体、颜色都配合你们的标准。我们只求一点——让顾客知道这番茄是谁种的,怎么来的。”

他低头写了几个字,然后看向李商人:“你是中间人,你觉得这合作靠谱?”

李商人坐直了些:“我跑了十几年货,没见过哪家农户能把生产过程管得这么细。她家的东西,坏不了名声。”

周主管合上本子,沉默了几息。最后开口:“试点可以谈。但有两个要求:一是每五日提交一次作物生长视频,必须真实;二是所有包装入库前要抽检,不合格整批退回。”

“能做到。”我说。

“那就拟个备忘录。”他从袖中抽出一张纸,“先定三十天,试行期满再议续约。”

我接过纸,逐条看过。里面写了供货量、时间、质检标准,还有关于溯源码接入系统后台的要求。没有提直播展示,但允许扫码查看采摘记录。

我掏出笔,在附件栏写下几行字:灌溉排班表需与顾柏舟确认、明日直播改拍施肥过程、反光布检查是否破损。

写完,我看向窗外。太阳已经偏西,院子里那片反光布还晾着,风吹得边角轻轻晃动。明天直播要用的设备早上就充好了电,摆在堂屋角落。

我把修改后的草稿递回去:“这几项我今晚落实,明早给答复。”

周主管点点头:“行,等你消息。”

走出议事厅时,天边已经开始泛暗。李商人陪我走到巷口,低声问:“真打算全按他们的来?”

“不。”我说,“但他们得先看见结果。”

他笑了笑,没再说什么。

回村的路上,我想了很多。这条路不是靠一次谈判就能铺平的。要稳,要准,还得留退路。顾柏舟昨晚说,新挖的水渠明天通水,两个新棚的地也翻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