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0章 品牌塑造,深入人心

他低头继续看图纸,“你说的那些话……也要刻在盒子上?”

“只刻那一句。”

他停顿了一下,“这话说得对。咱们做的事,本来就不该藏着。”

我笑了笑,“你懂就好。”

下午我去了厨房,找林婶商量食材搭配的事。

“以后梅条要更亮些,果干软一点,但不能湿。”我说,“包装顺序不能乱,油纸封口要压紧。”

她一边搅锅一边应,“知道了。”

“还有件事。”我说,“我想在盒子底下贴一张小纸条,写几句关于我们家怎么种地、怎么做礼盒的话。不用多,一百个字就行。”

她停下勺子,“写这些干嘛?”

“让人知道东西是从哪儿来的。”我说,“比如你说你侄女想学手艺,那就写‘本品由村妇林氏协助监制’。她要是愿意,名字就放上去。”

她愣了一下,“还能这样?”

“能。”我说,“谁出了力,就该被人知道。”

她低头继续搅锅,声音低了些,“那我回去想想怎么说。”

天快黑时,顾柏舟把第一个新木模刻好了。他拿给我看,叶片轮廓清晰,水珠圆润。

我对着光看了看,“很好,就这样。”

他把模具放在桌上,“明天我多刻几个备用。”

我伸手摸了摸那道刻痕,指尖传来细微的起伏。这不是装饰,是标记,是我们一家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印迹。

李商人说得对,很多人想打出名号。但我们不一样。

我们不靠吹嘘,不靠压价,也不靠攀附权贵。

我们要让人记住,是因为每一处细节都在说话。

是因为打开盒子的人,能看到一颗心。

夜深了,我坐在作坊里,手里拿着笔,开始写第一版品牌说明。

开头是:“我是云悦,一名普通农妇。我和丈夫顾柏舟,两个孩子,住在青山村。我们种地,养猪,也做些小食。这些东西原本只够自家吃,后来多了,就想分享给别人……”

写到这里,我停了下来。

窗外风吹树叶,沙沙作响。

我抬头看向桌上那只新刻的木模,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