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8章 靖倭启航:钢舰扬威与防线的共振

李昖国王在汉城的宫殿里,看着“靖倭号”的画像彻夜未眠。当得知钢舰停在釜山,炮口对着日本方向时,他让人给仁川的“明鲜营”送去密令:“配合大明,死守釜山港。”同时下令:“全国粮仓的粮食,优先供给‘明鲜营’和朝鲜新军。”

安宁公主带来的农匠们没闲着。他们在汉城周边推广“稻棉轮作”,新收的棉花被送到军坊,做成垫在钢甲里的棉絮——“大明的钢甲,朝鲜的棉絮,合在一起才暖和”成了新军里的笑话。公主还让人在军营旁办了“双语学堂”,教士兵们学汉语说“开火”“前进”,说:“将来和大明兵并肩作战,得能听懂号令。”

“明鲜营”的探子按林远的嘱咐,在朝鲜海岸线标出了“最佳炮位”。每个炮位旁都画着小图:哪里埋炸药,哪里设观察哨,甚至标着“用朝鲜的松树做伪装”。有个朝鲜军官无意中看到图纸,以为是明军帮着布防,感动得送来两坛米酒——他不知道,这些炮位既能防倭寇,也能控朝鲜。

两洲的联动:炮舰与商路的共振

“靖倭号”在釜山的消息传到两洲时,“同洲号”正驱离一艘试图闯入北美东海岸的法国船。舰长高喊:“咱大明的‘靖倭号’都开到朝鲜了,你们还敢来撒野?”法国船长看着“同洲号”舰身的硫磺钢,想起探子说过“这钢比欧洲的铁硬三倍”,灰溜溜地掉头走了。

秘鲁橡胶林的采胶人更起劲了。他们听说“靖倭号”的电缆用的是硬橡胶,采胶时特意选最厚的胶块,说:“得让咱的橡胶,护着大明的舰。”吴兑趁机调整贸易价:“每担硬橡胶多换半两钢,算朝廷的奖励。”采胶人的笑声在雨林里回荡,惊起一群鹦鹉——这些鸟被印第安人养着,专用来报信:“有外人来,就叫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白令海峡的“冰原堡垒”收到了林远的电报:“‘靖倭号’已在朝鲜布防,你们守住北边,别让哥萨克趁机闹事。”驻兵们把电报刻在钢牌上,挂在堡垒的最高处。北极犬拉着雪橇巡逻时,士兵们会指着钢牌说:“南边的舰在忙,咱也不能偷懒。”

暗流的涌动:倭寇的退缩与算计

九州岛的倭寇军营里,丰臣秀吉看着从釜山逃回的探子,脸色铁青。密报里写着“靖倭号的炮能打三里远,钢甲不怕火攻”,部将们没人再喊“征大明”,反而有人嘀咕:“连葡萄牙人都怕大明的钢舰,咱的木船怕是扛不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