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安堡的钢炮刚校准孟加拉湾的航线,塞浦路斯商栈的飞舟已带着新绘制的《两洋物流图》直抵京师。林远捧着图纸候在宫门外,靴底还沾着江南的湿气——三天前他刚从机造局查完蒸汽印刷机的进度,连夜赶回京师,就是为了赶上这场关乎商路全局的廷议。
御前奏请:五十万两的“江山账”
万历皇帝的御案上,《两洋物流图》与户部的账册并排放着。林远手指划过地中海至大明的红线,声音沉稳:“陛下请看,从塞浦路斯到摩加迪沙,再到恒安堡,商路虽通,却时有盗匪袭扰、货船空载之弊。臣拟设三策:建海险局、扩护卫舰队、立调度司,总需银五十万两,保商路畅通,三年即可回本。”
御案另一侧的户部尚书皱起眉:“五十万两是江南三府半年税银,如今北境军需正紧……”
“尚书大人,”林远打断道,“去年非洲钢器、印度织锦贡税已达六十八万两,两洲通宝铸利三十七万两。若商路中断,这些进项皆无;若商路畅通,不出五年,新增税银可抵十年北境军需。”他翻开随身的折页,上面朱笔列着细账:英国东印度公司年均从印度获利百万两,而大明目前仅得其三分之一——“不是花钱,是抢回本该属于大明的利。”
万历皇帝指尖叩着地图上的恒安堡,忽然问:“海险局若赔光了怎么办?舰队遇袭折损了怎么办?”
“海险局由商帮参股三成,保费取利,赔损先动商股;舰队配飞舟传信,三港联动驰援,且舰身刻‘奉旨护商’,英法不敢轻举妄动。”林远俯身递上舰只图纸,“臣已让江南机造局改良蒸汽舰,加钢甲、增信号炮,御批后三个月可成。”
三日后,朱批送达林远府邸:“依议,着林远总领,户部、兵部协理。”旁边附了张纸条,是皇帝亲笔:“商路即江山,朕信你。”
海险局:国库垫资与商民共担的巧劲
林远拿着圣旨到户部支取十万两启动银时,尚书盯着账册叹道:“这银子要像你说的生利才好。”
“尚书大人且看。”林远当即立下文书:“海险总局本金,国库占三成,江南商帮、印度商盟、非洲部落共占七成,保费收入先还国库,再按股分利。”他在塞浦路斯、摩加迪沙、恒安堡设分局,规定“绿区(地中海)保费一成,黄区(非印)一成五,红区(英控区)三成”,理赔员带钢枪与通宝,十日必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