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兵武器的革新则透着实战的狠劲。试枪场里,士兵们用新造的线膛枪射击百米外的铁甲靶,弹孔密集如星。沈括让人将靶纸呈给皇帝,御批:“全军需练此枪,月终考核,百步穿杨者赏,脱靶三次者罚俸。”消息传到军营,士兵们练枪的劲头比往日足了十倍——谁都知道,这枪能不能打准,将来可能就是生死之别。
军校兴设:育将如铸剑
京师城外的“大明陆军学堂”刚落成,万历皇帝便亲临视察。看着操场上列阵的学员,他指着沙盘道:“这沙盘上的江南水网、西域沙漠,不是画出来看的。蓝方仿联军,红方是我大明,推演输了不可怕,怕的是不知为何输,下次还犯同样的错。”
他拿起代表“法军”的木牌,放在长江口:“你们要想,法军远道而来,粮草怎么运?战船吃水深,会不会在浅滩搁浅?暗卫说他们的铁甲舰最怕火攻,林远在江南造的‘燃烧弹’能不能派上用场?这些都得在沙盘上琢磨透。”
学堂的课程因此改了模样。红蓝对抗推演后,输的一方不用受罚,却要在沈括和刘守有面前剖析败因。某次推演中,红方因忽视“沙俄骑兵耐寒”的特性落败,带队的校尉红着脸说:“下次推演,我会让士兵多带御寒衣物,在战壕里烧火取暖,耗到敌军冻僵。暗卫说俄国人冬天也怕冷,咱们正好以逸待劳。”沈括点头:“知错能改,才是好将领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林远从江南寄来的“战例汇编”成了学堂教材。里面记着“蒙古骑兵如何破金军”“郑和船队如何防海盗”,甚至还有暗卫搜集的“欧洲百年战争的胜负关键”。学员们说:“以前以为打仗靠勇猛,现在才知,得把别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经验——就像法军在克里米亚半岛吃过沙俄骑兵的亏,咱们推演时正好拿来用。”
将官铨选:以战功代资历
兵部大堂的《将官升迁章程》前围满了将官,最显眼的一条由万历皇帝亲拟:“凡晋升者,需经红蓝推演、实战考核、格物通识三试,优者升,劣者汰,不论出身。”
北境守备赵虎原是个百户,在“抗俄推演”中用“冻土挖壕、雪堆藏兵”的法子连赢三场。他的战报里,详细计算了“俄军马速、积雪厚度、火炮射程”,甚至引用了暗卫带回的“俄军冬季行军手册”。沈括将战报送呈御前,万历见了笑道:“这赵虎是个用脑子打仗的,升千总,让他去北境学堂当助教,把法子教给别人。”
而那位曾因守旧被贬的张衡,在美洲改良“电报线防御工事”时,想出“用蒸汽动力收放线”的法子,让线路遇袭时能快速回收——这正是针对暗卫通报的“西班牙人爱偷袭通信线”的弱点。林远致信沈括:“此人虽不善变通,然于工程一道心思缜密。”沈括附片上奏,皇帝朱批:“调回京师,掌军器监营造,戴罪立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