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7章 艺传世界

规则道书 鸡亦阿 3266 字 23天前

上午十点,最后一箱展品扫码入库,林羽给赵阿公报平安:“展品都已交接,物流信息实时同步到数字平台,您随时能看。” 赵阿公在电话里说:“辛苦你们了,这批展品不仅是物件,更是六艺的脸面,一定要盯紧。” 林羽望着仓库里的箱子,突然懂得 “国际物流对接非易事,细节敲定保通关” 的道理 —— 非遗国际化的顺畅,藏在清单的核对、保险的保障、报关的严谨里,藏在每个为运输兜底的瞬间。

巳时?国内展点联动,同步造势

六巷非遗工坊的 “欧洲小展国内联动区” 正式开放,孙阿婆带着工匠们展示赴欧展品的同款文创:竹编皮影灯、银饰苏绣盒、陶瓷广绣茶具,还播放少年传承人特训的视频。“我们虽然没去欧洲,但能在国内为他们加油,” 孙阿婆给观众讲解展品,“这盏灯的藤丝是老竹坡的楠竹做的,编一盏要 3 天,每根藤丝都要过验艺草。”

林羽通过数字平台开通 “国内联动直播”:观众能实时看到欧洲展会场馆的筹备情况,还能与正在特训的阿竹、阿银连麦互动。“阿竹,你们在欧洲会不会紧张?” 有观众问。阿竹笑着说:“刚开始会,但想到能把六艺讲给外国人听,就不紧张了,下次直播教大家编迷你竹筐,和欧洲观众同步体验。”

联动区的文创销量也很火爆,不少观众说:“买一件同款,就像参与了国际展一样,” 孙阿婆看着订单,“国内造势不仅能卖货,还能让更多人关注六艺的国际传播,一举两得。” 林羽望着热闹的联动区,突然懂得 “国内展点联动非易事,同步造势聚人气” 的道理 —— 非遗国际化的热度,藏在国内的呼应、直播的互动、观众的支持里,藏在每个为文化传播助威的瞬间。

午时?欧洲场馆筹备,华人助力

欧洲某城市的展会场馆里,当地华人商会的志愿者们正帮忙布置六艺展区。会长陈先生带着志愿者挂竹编框架,框架上缠绕着六艺草木纹样的灯带;志愿者小李则在摆放展品,按国内传来的展区规划图,把皮影灯放在 C 位,银饰盒摆在左侧,陶瓷茶具放在右侧,“每个展品旁都要放英文故事卡,还要贴‘可体验’的标识,” 小李对照清单,“不能让外国观众不知道怎么互动。”

林羽通过视频连线指导:“竹编体验区要放足够的藤丝和模具,银饰体验区的焊枪要提前调试,确保安全;还要在展区入口放六艺非遗的英文宣传片,循环播放,” 他指着屏幕上的宣传片,“开头用老竹坡的楠竹画面,结尾用少年传承人的笑脸,能体现传承的温度。”

志愿者们还准备了 “中国茶歇区”,用杭州分中心的陶瓷茶具泡龙井茶,“外国观众体验完非遗,喝杯中国茶,更能感受中国文化,” 陈会长说,“我们华人在海外,就想为中国非遗的传播出份力。” 林羽望着视频里忙碌的志愿者,突然懂得 “欧洲场馆筹备非易事,华人助力暖人心” 的道理 —— 非遗国际化的温情,藏在华人的热情、展区的布置、茶歇的心意里,藏在每个为文化团圆铺垫的瞬间。

未时?少年临阵磨枪,老匠鼓劲

阿竹、阿银抵达欧洲后,立刻赶到展会场馆彩排。阿竹站在竹编体验区,刚开口说英文解说,就忘了 “藤丝密度” 的单词,紧张得手心冒汗。赵阿公通过视频连线鼓励他:“别慌,就像在国内教观众一样,把每个步骤说清楚,实在想不起单词,就用手势比,手艺是最好的语言。”

阿银则在银饰演示区遇到问题:欧洲的电压与国内不同,迷你焊枪功率不稳定。他立刻联系国内的孙阿婆,孙阿婆指导他:“把焊枪调到低温档,用银草叶片测温度,草叶泛绿就合适,” 阿银按方法调整,果然解决了问题,“还是阿婆有经验,关键时刻能救命。”

小主,

林羽帮忙整理 “应急手册”:把可能遇到的问题(语言不通、设备故障、观众疑问)都列出来,附解决方案和中英文对照,“你们随身带这本手册,遇到问题翻一翻,” 林羽说,“我们国内团队也会 24 小时在线,随时支援。” 傍晚时分,彩排顺利结束,阿竹、阿银对着镜头比了个 “OK” 的手势,林羽望着屏幕,突然懂得 “少年临阵磨枪非易事,老匠鼓劲增信心” 的道理 —— 非遗国际化的勇气,藏在少年的坚持、老匠的支持、手册的保障里,藏在每个为自信赋能的瞬间。

申时?欧洲小展开幕,文化共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