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六点半,市会展中心的峰会大厅已经亮起暖黄的灯光。苏晚抱着笔记本电脑走进会场,屏幕上是反复修改过五版的PPT——最后一页“成本优化数据对比表”里,核心筒钢筋用量优化从“节省15%”精确到“15.3%”,雨水回收系统造价从“85万”更正为“82.6万”,每一个数字都标注着对应的检测报告编号,确保经得起任何质疑。
“苏工,您来了!”会场的技术人员迎上来,帮她连接演示设备,“李科长刚打电话,说今天彩排会来三位行业资深专家,都是绿色建筑领域的权威,可能会提比较深入的技术问题,您多准备准备。”
苏晚点头,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操作,将PPT切换到“核心筒结构优化”页面——这里放着初版方案和优化后方案的对比图,红色箭头标注出“双肢箍改复合箍”的关键调整,旁边附着手写计算草稿的扫描件:“这个细节要重点讲,能体现优化的专业性,也能解释清楚为什么能节省钢筋用量。”
上午九点,三位专家准时抵达。苏晚站在讲台前,深吸一口气,按下演示键——屏幕上跳出项目的航拍图,从竞标会的方案漏洞,到落地后解决的钢筋、涂料、防水危机,再到绿色技术的实施成果,每一页都逻辑清晰,数据详实。
“苏工,我想问一下,你们在应对劣质钢筋时,是如何快速找到替代供应商的?很多项目遇到这种问题,都会耽误工期。”坐在中间的王专家开口,他是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的院长,最关注项目的应急管理能力。
苏晚立刻翻到“供应商备选库”页面,上面列着永顺钢铁、星火钢构等五家供应商的资质信息:“我们在项目启动初期,就按‘主供+备选’模式建立了供应商库,每个品类至少备两家合格供应商,比如钢筋的主供是星火钢构,备选是永顺钢铁,两家都提前做过工厂考察和样品检测,所以遇到问题时,当天就能联系到替代方,只耽误了半天工期。”
她又补充道:“另外,我们和供应商签的合同里有‘质量违约条款’,比如兴旺钢筋店提供劣质产品,不仅要全额退款,还要赔偿我们的检测费和误工费,这也能倒逼供应商重视质量。”
王专家点头,在笔记本上记下“备选库+违约条款”,又追问:“光伏幕墙的转换效率达到23%,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%,你们是怎么做到的?有没有考虑过后期的维护成本?”
“主要靠两点。”苏晚切换到“光伏技术参数”页面,屏幕上跳出PERC双面电池的结构图,“一是采用双面电池,能吸收背面的反射光,比单面电池多发电8%-10%;二是优化了安装角度,用近五年的气象数据模拟,确定23度是全年综合发电量最高的倾角。”
她顿了顿,调出“维护成本测算表”:“后期维护我们和逆变器厂家签了‘五年全包协议’,每年上门检测两次,更换配件只收成本价,测算下来,十年维护成本比行业平均低12%,不会给项目增加额外负担。”
彩排进行到中午,三位专家对苏晚的回答都很满意,王专家最后总结:“你们的经验很有参考价值——‘专业判断+提前预案’是应对危机的关键,尤其是成本控制和绿色技术的结合,值得在峰会上重点分享。”
苏晚松了口气,刚收起电脑,顾沉舟的电话就打了过来,语气带着暖意:“彩排顺利吗?我让周明订了你爱吃的虾仁炒饭,在会展中心门口的便利店,记得去拿,别空腹忙到下午。”
“顺利!”苏晚走到门口,看到周明正拎着餐盒等候,心里泛起一阵暖意,“专家提的问题都答上来了,下午专家团考察工地,你那边准备得怎么样?”
“都准备好了!”顾沉舟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,带着工地特有的嘈杂背景音,“防水施工区的检测记录按日期整理好了,粘结强度测试的设备也调试完毕,光伏幕墙今天上午刚安装完南立面的10块板,实时发电量能展示,你放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