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!哪能不好?”司机老张嗓门洪亮,语气里透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兴奋和自豪,“开了几十年车了,没见过上海这么热闹,这么有国际范儿!你们是外地来参观的吧?我跟你们讲,这次世博会,不得了的!近两百个国家来建馆子,以前想都不敢想哦。我这几天拉的客人,外国人多了好多,虽然话听不懂,但那个感觉,啧啧,就是不一样!”
他一边熟练地操控着方向盘在拥堵的车流中见缝插针,一边如数家珍:“你们进去要看,中国馆肯定要看的,大气!沙特馆听说里面有个大宝贝,屏幕巨大的来,排队排死人!还有那个英国馆,像个毛茸茸的刺猬,叫啥……种子圣殿?搞不懂,反正好看的!”
老张的话语,朴素而真实,是一个普通市民对这场国家盛事最直接的感受。这种弥漫在空气里的自豪感,让林向洋有些恍惚。他经历过为了生存而挣扎的狼狈,几乎快要忘记,在他个体命运沉浮的同时,这个国家正在以一种怎样昂扬的姿态,登上世界的中心舞台。
车子终于接近世博园区。那种宏大的场面,即便早有心理准备,依然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。
湛蓝的天空下,浦江两岸,形态各异、色彩纷呈的展馆如同雨后蘑菇般拔地而起,又像是来自不同星球、不同时空的建筑群落,以一种超现实的方式拼接在一起,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。远处,那个巍峨的、层层出挑的红色“东方之冠”沉稳厚重,统领全局;近处,那个覆盖着六万根透明亚克力杆、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光芒的英国“种子圣殿”,轻盈而梦幻,仿佛蕴藏着生命的奥秘。
更令人震撼的是人。目光所及,到处都是人。从入口处就开始蜿蜒的、看不到头的长队,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,各种肤色,各种语言,各种装扮。空气中弥漫着汗味、防晒霜的味道、各国食物的香气,以及一种集体性兴奋所催生出的、嗡嗡作响的巨大声浪。这声音,与几个月前他办公室里死寂般的安静,形成了天堂与地狱般的反差。
小主,
“我的天……”陈静下意识地捂住了嘴,被这无边无际的人海和奇异的建筑群落惊得说不出话来。小林帆则兴奋地踮着脚,小手乱指:“爸爸!妈妈!看那个!像大飞碟!那个!像好多方盒子搭起来的!”
排队入园的过程漫长而煎熬。五月的阳光已经颇具威力,炙烤着大地和每一个排队者的耐心。汗水很快浸湿了衣衫,林向洋紧紧拉着儿子的手,生怕被人流冲散。周围是各种抱怨、期待、兴奋的嘈杂声音。
“请大家保持秩序,不要拥挤!提前准备好门票和证件!”清亮而富有朝气的声音传来。
林向洋循声望去,只见一个个穿着绿白相间制服、被称为“小白菜”的年轻志愿者,如同辛勤的工蚁,穿梭在人群边缘,不断地维持秩序,解答问题。他们脸上带着阳光晒出的红晕,额头上挂着汗珠,但笑容依旧灿烂,眼神清澈而专注。
一个年轻的“小白菜”女孩看到有些焦躁的林帆,蹲下身,笑着递给他一张小小的世博园地图贴纸:“小朋友,排队累了吧?这个送给你。进去之后按照地图玩,就不会迷路啦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