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8章 盐业改革计划

然,平心而论,其商业嗅觉之敏锐,资本实力之雄厚,行动力之果决,亦确实不可小觑。他们……”

她微微蹙眉,寻找着更贴切的措辞,“像是一群被圈养在黄金牢笼里的猛兽,既贪恋笼内由盐引垄断带来的、安稳而丰美的血食,又被笼外那片名为‘海外’的、更广阔天地的血腥与机遇所吸引,躁动不安,利爪暗藏,渴望破笼而出,攫取更多,却又时刻担心失去眼前这用金山堆砌的一切。”

“比喻得极好。”朱啸赞许地点点头,走到书案前,指尖拂过光滑的桌面,“他们确实是一股强大的、不容忽视的力量。这股力量,源于商业,却已深深渗透到地方治理、吏治民生,甚至开始试图揣摩、影响朝政风向。”

他的目光变得锐利,“用得好,引导得当,可成为朝廷开拓海疆、充盈国库、促进百工的利器;用不好,放任自流,则必然沦为腐蚀吏治、盘剥百姓、祸乱经济的贪腐温床,甚至……成为尾大不掉、试图把持国家经济命脉的国中之国!”

他铺开一张质地细腻的宣纸,沉吟片刻,提起那支特制的御笔,蘸饱了浓墨,手腕沉稳,缓缓写下几行力透纸背的大字:“盐政之弊,根在垄断;疏堵结合,导其资本;以利驱之,为我所用。”

“陛下的具体想法是?”素月轻声问道,纤手为他缓缓磨墨,动作优雅。

朱啸目光凝视着纸上的字迹,思路渐清,语速平稳而坚定:“扬州盐政,积弊已深,非一日之寒。‘根窝’世袭,乃垄断之根源,使得利益盘根错节,牢不可破;引制僵化,胥吏上下其手,给了他们‘虚报’、‘夹带’的可乘之机,偷漏税款,犹如蠹虫蛀空国库基石。”

他话锋一转,带着审时度势的冷静:“然,此刻并非大刀阔斧、强行改革之时。

一来,漕运初定,淮安血案余波未平,东南局势需稳,不宜在盐政上同时树敌过多,引发更大动荡,给宵小可乘之机;

二来,海外开拓,方兴未艾,无论是肃清海盗还是建立贸易据点,正需借助他们庞大的资本、现有的造船能力和初步建立的商业网络。若此刻强行取缔其根基,恐狗急跳墙,适得其反。”

他笔尖在纸上移动,勾勒出清晰的方略:“故,朕意,暂不触动其‘根窝’世袭之根本利益,避免即刻激烈对抗,但必须加以严格约束、规范和引导,迫使其走出舒适之笼。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其一,”他写下第一个要点,“责成盐运司,并秘密派遣户部、都察院精干员司,组成联合稽查小组,明察暗访,严查盐引发放、核销、运输全过程,重点打击‘虚引’、‘夹带’、‘洗岸’等积弊,确保盐税足额入库,堵住漏洞。此为先手,示之以威,让其知晓朝廷法度之严,并非虚设。”

“其二,”他继续写道,笔锋带着改革的决心,“可在淮南或两浙部分盐场,择一二试点,试行‘盐引招标’之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