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!”一直侍立在阴影中的王承恩,忽然上前一步,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,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提醒,“容奴婢僭越。奴婢记得…东南海疆那位…郑芝龙…此刻仍在海上,拥船千艘,称雄闽粤海面…” 他点到即止,深躬下去。这是在提醒皇帝,郑芝龙尚未归顺,此时纳入核心计划为时尚早。
朱啸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!是了!天启八年!郑芝龙还未招安!他光顾着沉浸在工业蓝图中,竟忽略了这位海上一霸的现实存在!方才险些将“以蒸汽铁甲舰为利刃,制霸四海”的话脱口而出!
眼中熔金火焰一闪,懊恼转为更深的思虑。他面不改色,流畅地改口:“…须有制海之利!然海上强敌环伺,泰西诸夷船坚炮利,已觊觎南洋!欲定寰宇,必先平靖海疆,掌控航道!”
他踱步至徐光启面前,目光如炬:“徐卿!即刻起,升格‘天工院’为‘帝国天工总院’!由你任院正!王徵、孙元化任副院正!举天下能工巧匠,集中于登莱、天津、南京三处‘天工重镇’!”
“任务有三!”
“其一,核心攻坚:蒸汽机!重中之重!气缸铸造、精密镗孔、高温密封…集中攻关!所需银钱、物料,张国纪的皇家商会倾力供给!倪元璐的户部,银库洞开!不惜代价,朕只要结果!此物,乃一切之基!”
“其二,并行研发:孙元化领衔,以蒸汽动力为目标,研发更先进之火炮(后装线膛炮雏形)、铁甲舰设计(龙骨、水密舱、动力舱)!无需立即成型,但需理论储备与技术积累!”
“其三,轨道运输:王徵领衔,研制简易矿用轨道及运输车辆!先在开滦、大同矿区试点,验证其利!”
“臣等领旨!”徐光启、王徵、孙元化激动万分,跪地领命。蓝图虽然更侧重蒸汽机本身,但并行研发的火炮和轨道车,让他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!
朱啸转向袁可立、李邦华:“袁卿!李卿!内阁总揽!协调各部!天工院所有项目列为最高机密!设‘龙鳞工卫’,由方正化遣精干‘隐鳞’,专司工院、矿区、研发地之护卫与反谍!凡泄密、阻挠、懈怠者,无论何人,何位,立斩不赦!”
“臣遵旨!”袁可立沉声应道,心中已明了皇帝对这“工业之火”的重视程度。
朱啸目光最后落在海图上福建沿海郑芝龙的势力范围,淡淡道:“至于海疆靖安…王承恩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