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王世子朱英耀年约十四,正是好奇心盛的年纪,凑过来好奇地问:“求桂兄,你在龙爪卫消息灵通,可曾见过今日要演示的那些新奇物事?听说有能自己跑的铁车,能飞上天的球?”
朱求桂微微一笑,言辞谨慎:“英耀弟,龙爪卫职责所在,多是些案牍琐事。至于天工院的神器,我也只是略有耳闻,具体如何精妙,还需亲眼见过才知分晓。”
他这话滴水不漏,既未否认知晓,也未透露半分机密,显得沉稳老练。
楚王朱华奎看在眼里,心中暗忖:晋王这世子,离京数年,倒是历练出来了,不像个皇室纨绔子弟了。
天工院内部,景象与外界截然不同,恍若踏入另一个世界。高耸的烟囱喷吐着滚滚白烟,巨大的水锤发出沉闷的撞击声,高炉内火光熊熊,空气中弥漫着煤炭、热油和金属的特殊气味。训练有素的工匠和学徒穿梭其间,一切井然有序,充满了力量与创造的活力。众人在引路官员的带领下,穿过一片片工坊,来到一处极其宽阔、铺设着平行钢轨的演练场。
场地中央,一圈崭新的铁轨上,静静匍匐着一个庞然大物——这便是今日的主角之一,第二代蒸汽机车“青龙号”。
与昨日在官道上惊鸿一瞥的初代机车相比,“青龙号”的体型更为庞大威猛。车头锅炉更高大,烟囱粗壮,多个巨大的红色主动轮连接着粗壮有力的连杆。通体黝黑的车身以金漆勾勒出栩栩如生的青龙纹样,鳞爪飞扬,在晨曦微光中散发着冷峻而威严的帝王气息,它不再仅仅是运输工具,更像是一头蓄势待发、准备征服时空的钢铁巨兽。
天启皇帝朱啸早已在此等候,他今日身着利落的常服,外罩玄色斗篷,更显精神奕奕。他亲自站在车头前,面向众宗亲,声音洪亮:
“诸位王叔、皇弟,请看此物!此乃天工院汇聚天下巧匠心血,历时三载研制成功的‘青龙号’第二代蒸汽机车!最高时速可达一百二十里!”
楚王朱华奎最是性急,抚掌赞叹道:“陛下,若以此铁龙日夜兼程,一日能行多少里?”
皇帝微微一笑,成竹在胸:“日行千里!不仅可用于军需转运,更能牵引数十节客运车厢。届时,自京师至南京,一日一夜可达;贯通南北,天下财货兵力流通,何止加速十倍?未来连接海外藩国与母邦,更需赖此神物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