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一,北亚美利加之幅员,远超尔等想象,其面积之广,或更甚于大明本土。如此庞然巨物,绝非你晋藩一家可以吞下,也绝不能由一家独占。
朕之意,未来之北美,当如内地之行省,或如东瀛之分省而治,需有数家藩王,乃至朝廷直辖之地,分镇各方,相互依存,互为犄角,亦相互制衡,共同拱卫大明在那里的利益,并确保中枢之掌控。
你晋藩,可为先行者,可为开拓之元勋,可优先圈定地盘,但绝不可能成为那片大陆唯一的统治者。此点,关乎国本,你与晋王叔须有清醒认识,切不可生出非分之想。”
朱求桂神情一凛,立刻郑重承诺:“陛下深谋远虑,臣父子谨记于心!能为陛下开疆拓土,做那开路之先锋,于蛮荒之中建立一片基业,使我大明文明扎根于此,已是旷世之恩,臣等唯有感激,绝无任何独占之妄念!”
“嗯,你能如此想,甚好。”皇帝满意地点点头,继续道,“第二,开拓之道,首重根基。选址,便是根基之始。依朕之见,与其盲目深入内陆,迷失于无边丛林草原,不如先沿海而立,控制关键港口要津。
港口,便是你们与本土联系的命脉,是物资、人员、信息往来之咽喉。须择一水深港阔、终年不冻、且易守难攻之天然良港,优先建立核心城堡、坚固码头、仓廪武库。站稳脚跟,确保退路与补给无忧。
以此为核心基地,逐步向内陆辐射,垦殖农田,勘探矿藏,修建道路,安抚或应对土着部落。
步步为营,稳扎稳打,方是长久立足之计。切不可因一时顺利而贪功冒进,致孤军深入,根基动摇,前功尽弃。”
“陛下圣明!此乃金玉良言,战略之要旨!臣定当字字铭记,禀明父王,作为我晋藩开拓之最高方略!”
朱求桂眼中闪烁着兴奋与钦佩的光芒,皇帝寥寥数语,便为他勾勒出了一条清晰而稳妥的开拓路径。
“第三,亦是眼下最实际、最关键的障碍,”皇帝站起身,走到那幅巨大的《坤舆万国全图》前,手指划过浩瀚的太平洋,落在了北美西海岸,“航路未通,万事皆空。目前,我大明水师主力正忙于东瀛之平定、驻防及航线维护。
小主,
通往北亚美利加,尤其是其东岸的稳定、安全、可供大规模船队航行的海路,尚未完全探明和有效掌控。
虽有郑芝龙旗下之零星商船,或依郑和遗留下来的模糊海图,曾冒险抵近其西岸,但大规模之移民、军队、牲畜、粮种、工匠、乃至后续之物资输送,需要的是如同通往东瀛、南洋这般成熟、拥有完善中途补给点的黄金航线。
此事,急不得,也勉强不得。朕已密令郑芝龙、俞咨皋等人,在彻底平定东瀛后,即着手筹备探索向北、向东之新航路,勘测岛屿,建立补给点。
待航路畅通,后勤体系初步建立,才是你晋藩,乃至后续其他藩王,大举扬帆西渡之时。”
皇帝转过身,看着凝神静听的朱求桂,语气诚恳而充满期许:“所以,求桂,回去告诉晋王叔,他的请命,朕,准了!晋藩,可为大明开拓北美之首选藩国,朕寄予厚望!但眼下,仍需耐心等待,并利用这段时间,积极准备,厚积薄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