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9章 启程赴藩

码头上,送行的京中官员、内侍、以及从四面八方涌来围观的百姓摩肩接踵。香案缭绕,旌旗招展。

在鸿胪寺礼官庄重而悠长的唱喏声中,五位亲王及其核心家眷,依序踏上通往“东平”号那宽大而稳固的跳板。

场面虽极尽盛大荣光,却也难以掩盖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离愁别绪,以及对茫茫前路的深深忐忑。

福王朱常洵体态丰腴,在家仆小心翼翼地搀扶下,踩着微微晃动的跳板,额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。

他回头望了一眼渐行渐远的故土,对着身旁年纪约十五六岁、已显沉稳之态的世子朱由崧低声嘟囔道:“由崧啊,这船……当真稳妥?为父总觉得,这铁家伙浮在水上,心里终究是不如木头踏实。听闻深海之下,有巨鳌能负仙山,亦能倾覆大舟……”

世子朱由崧恭敬地微微欠身,安抚道:“父王万安。儿臣行前已多方打听,此船乃陛下特旨,汇集南北巧匠,参照泰西最新技艺,以精钢为骨,辅以坚韧巨木,历经数次试航,坚固无比。更有靖海侯麾下百战水师精锐护航,艨艟斗舰皆备,定可保万无一失。此行虽是远渡,亦是皇恩浩荡,为我朱家开拓基业。”

紧随其后的次子朱由渠(约十三四岁)和三子朱由桦(约十岁)则全然没有父亲的忧虑,两人兴奋地东张西望,对船上高耸的烟囱、粗大的缆绳、光洁的甲板一切都充满好奇,低声交换着对海上生活的想象。

而最引人注目的,是让乳母小心牵着的福王小郡主朱明珠,年方七岁,穿着一身精心绣制的粉色缠枝莲纹襦裙,小脸蛋白里透红,如同一枚新熟的蜜桃。

她那双如同黑葡萄般清澈明亮的大眼睛,既紧张又兴奋地望着那巨大的、似乎能吞噬海浪的船身,小手紧紧攥着乳母的衣角,既怕走丢,又舍不得移开视线。

不远处,鲁王朱寿鋐登船时则是一派截然不同的气象。他年近五旬,面容清癯,神色肃穆,目光锐利如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