殿中百官渐渐安静下来,萧绰的提议虽大胆,却处处透着人情世故的智慧。收回燕云十六州是大周多年的夙愿,无需血战便能达成,何乐而不为?放过各族百姓,更能彰显大周的仁政,赢得民心,这比单纯的军事胜利更有价值。
符太后与柴宗训交换了一个眼神,两人眼中都有了决断。符太后缓缓开口:“萧后所言,确实深谋远虑。大周所求,从来不是杀伐,而是安宁。你提出的辽国‘生’之构想,既符合民心,也契合大周的国策。只是,盟约之事,非同小可,需得细细商议,拟定细则,确保各方权益不受损害。”
柴宗训接口道:“萧后放心,朕与太后定会以诚相待。今日先为你设宴洗尘,明日再召集群臣,与你共商盟约细节。朕相信,只要我们以真心换真心,以诚意换诚意,定能达成共识,为天下苍生谋得太平。”
萧绰心中悬着的巨石终于落地,她深深一拜:“谢太后,谢陛下!臣妾愿以性命担保,定会遵守盟约,不负大周的信任,不负天下百姓的期盼。”
殿中百官见状,也纷纷附和,称赞太后与陛下的英明,也认同萧绰的深明大义。阳光透过窗棂,洒在萧绰身上,淡紫色的宫装泛着柔和的光泽,她的脸上带着从容的笑容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
她知道,这场以“人情世故”为核心的谈判,她赢了。辽国的生路,天下的太平,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。耶律璟的暴政即将终结,各族百姓的安宁即将到来,而她,萧绰,也终于完成了从被仇恨蒙蔽到守护苍生的蜕变。
晚宴之上,丝竹悦耳,佳肴丰盛。符太后与萧绰相谈甚欢,从蓟南城的治理,到各族百姓的习俗,从天下大势,到子女教育,话题渐渐远离了朝堂纷争,多了几分女子间的温婉与默契。柴宗训虽年少,却谈吐不凡,与韩德让探讨经史子集,颇有帝王风范。
延寿女与观音女坐在母亲身旁,看着眼前和睦的景象,脸上满是喜悦。她们知道,母亲多年的夙愿,终于快要实现了。
萧绰端起酒杯,望向符太后与柴宗训,心中默念着那句“江湖不是打打杀杀,而是人情世故”。正是这份对人情的洞察,对民心的体恤,让她在朝堂博弈中赢得了先机,为辽国争取到了生路。她知道,接下来的盟约拟定仍有挑战,但只要坚守初心,以诚意相待,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。
夜色渐深,皇宫内的灯火依旧明亮。这场跨越族群的会面,不仅敲定了结盟的基础,更开启了天下太平的序幕。而萧绰,这个曾经背负血海深仇的女子,如今正以她的智慧与担当,书写着一段以人情定生死、以诚意换太平的传奇。
ps:这一章有部分是接上一章的。其他故事是属于这一章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