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5章 洛阳忧思与镇州暗流

“对了,”符太后忽然想起什么,回头看向青芜,“把我妆奁里那支‘子母扣’带来。”

青芜连忙去取。那“子母扣”是世宗皇帝生前送给她的,用和田玉雕刻而成,分为“母扣”和“子扣”,母扣上刻着“周”字,子扣上刻着“宗”字,寓意“母子同心,共守后周”。符太后接过母扣,握在掌心,冰凉的玉温透过指尖传来,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平静了些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等见到宗训,把这个给他。”她轻声道,“告诉他,娘不是要拦着他做事,是怕他受委屈、吃大亏。他是后周的太子,可他也是我的儿子——娘只想护着他,护着我们的家。”

青芜看着太后眼底的红血丝,鼻子一酸,连忙点头:“奴婢记下了。”

辰时过半,洛阳行宫的大门缓缓打开,一辆不起眼的乌篷车从宫里驶出来,车帘紧闭,只有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音,在晨雾里显得格外清晰。车外跟着十几个便装的侍卫,腰间藏着弯刀,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——他们要走的是小路,避开宋军的眼线,争取在三日内赶到镇州。

车厢里,符太后靠在软垫上,手里捧着那封镇州送来的密信,反复看着“殿下一切安好”那几个字。她知道,这“安好”是假的——一个八岁的孩子,要指挥千军万马,要应对朝堂的权谋,要防备敌人的算计,怎么可能“安好”?她仿佛能看到宗训在主营帐里,对着攻城图纸皱眉的样子,能看到他握着狼毫笔,一笔一划写军令的样子,能看到他强装镇定,对士兵说“别怕,有朕在”的样子。

“我的儿……”她轻声呢喃,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,滴在密信上,晕开一小片墨痕,“娘来了,娘不会让你一个人扛着的。”

与此同时,镇州大牢的一间囚室里,韩通正靠在冰冷的墙壁上,双目紧闭。他已经绝食三日,嘴唇干裂起皮,脸色苍白如纸,只有那双眼睛,偶尔睁开时,还带着几分倔强的光芒。囚室外,守牢的士兵端着一碗稀粥,劝道:“将军,您就喝一口吧,太子殿下肯定会来救您的。”

韩通缓缓睁开眼,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:“太子……他还知道有我这个老臣吗?”

他想起三日前,自己被押进大牢时,曾托人给柴宗训送信,说王彦升投宋是个圈套,赵匡胤故意让王彦升假意归降,实则是为了里应外合,夺取汴梁。可信送出去后,却石沉大海,连一点回音都没有。后来他才从牢卒的闲聊中得知,太子不仅没来看他,反而下令攻打汴梁西门,还联合了三国出兵。

“殿下是被猪油蒙了心啊……”韩通长叹一声,闭上眼睛,两行浊泪从眼角滑落。他跟着世宗皇帝南征北战,为后周立下汗马功劳,如今却成了阶下囚,连提醒太子提防圈套的机会都没有。他不怕死,怕的是后周的江山,毁在赵匡胤的阴谋里,怕的是世宗皇帝的心血,付诸东流。

就在这时,囚室的门忽然被打开,一个穿着青色官服的人走了进来,手里拿着一张纸,对着韩通道:“韩将军,太后有令,让您好生休养,待她到了镇州,自会为您做主。”

“太后?”韩通猛地睁开眼,眼里闪过一丝光亮,“太后要来看我?”

“是。”那人点头,“太后已从洛阳出发,不日便到。她还说,让您放心,太子殿下年轻,有些事考虑不周,她会帮殿下纠正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