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4章 守时组织的新章程

守时组织基地的清晨,总带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。项尘推开指挥中心的门时,最先闻到的却是一股没散尽的酒气——昨晚庆祝修复完最后一道裂缝的狂欢,把这里折腾得不像样。空啤酒罐滚到他脚边,瓶身上还沾着半张披萨盒的纸片,会议桌上摊着的时空裂缝分布图,被洒了的可乐浸得皱巴巴的,原本代表裂缝的红点,晕成了一片片浅褐色的印记。

“早啊项队!”林小满抱着一摞文件从外面跑进来,头发还没梳整齐,发梢沾着片碎纸,“我正想收拾呢,昨晚大家太高兴,没控制住……”她弯腰去捡地上的空罐,指尖刚碰到罐子,就被旁边突然伸过来的手抢了先。

是老赵。他眼睛里还带着血丝,下巴上冒出了青色的胡茬,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考勤表,没等项尘开口就先开了腔:“项队,正好你来了,我得跟你说道说道。”他把考勤表往桌上一拍,指着其中一行,“你看,上次老张他们队守深海裂缝,连续熬了三天三夜,中间就眯了四个小时,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,就多给了两箱泡面、三盒能量棒。反观小李他们队,就去地下通道修了个小裂缝,耗时不到半天,最后也跟着领了同样的奖金,这事儿你说公平不?”

项尘刚要说话,门口又传来一阵脚步声。负责设备维护的老周推着工具箱走进来,脸色不太好看:“项队,还有个事儿。昨天我去检查仓库,发现少了两台小型稳定器——就是之前用来临时稳住地下裂缝的那种。后来问了才知道,是二队的小吴拿的,说他老家那边最近总地震,想拿稳定器回去试试能不能稳住地壳。我让他还回来,他还不乐意,说‘都是守护,守时空和守老家有啥不一样’?”

这话一出,指挥中心里瞬间安静了。林小满手里的文件差点掉在地上,老赵也皱起了眉头:“这可不行啊!稳定器是用来处理时空异常的,哪能随便拿去用?万一出了故障,或者被普通人看到,暴露了组织怎么办?”

项尘没说话,走到落地窗前。窗外的训练场上,几个队员正在练习符文阵的布置,动作有些松散,有两个队员还在一边练一边说笑,符文石摆错了位置都没发现。他想起修复雪山裂缝那天,小王因为没提前检查防护服的密封性,差点被虚空风刮伤;还有上次处理沙漠裂缝时,三队因为没跟当地的地质队提前沟通,差点引发了误会。

之前组织规模小,成员都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,凡事靠默契就能解决。可自从修复了所有时空裂缝,守时组织的名气在特殊部门里传开后,最近招了不少新成员,加上之前的老队员越来越多,原本的“兄弟情管理”,显然已经跟不上了。

“确实该立规矩了。”项尘转过身,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个人,“之前大家忙着修复裂缝,没精力管这些细节,现在时空稳定了,组织得走上正轨。不然再这么下去,迟早要出大问题。”

老赵一听这话,眼睛亮了:“项队,你是说要制定章程?早该这样了!之前我就跟老张说,咱们得有个明确的说法,谁立功了该奖,谁犯错了该罚,不然人心散了,队伍就不好带了。”

林小满也点点头:“我同意。新招的队员里,有不少是刚从大学毕业的,对时空法则了解不深,有的甚至觉得‘改变历史没什么大不了’,上次还有个新队员问我,能不能帮他回到三年前,提醒他爷爷早点去体检。”

“这绝对不行!”项尘的语气一下子严肃起来,“改变历史的后果有多严重,咱们都清楚。之前在机械族遗迹里,我见过他们留下的记载——曾经有个文明,因为有人擅自回到过去,救了本该灭亡的部落,结果引发了时空悖论,整个文明最后都被时空乱流吞噬了。这种事,咱们守时组织绝不能碰。”

老周推了推眼镜,补充道:“还有设备管理。现在组织里的设备越来越多,从机械神核到小型稳定器,再到各种探测仪器,要是没有明确的使用规定,很容易出乱子。上次小吴拿稳定器的事,就是个警告。”

“行,那咱们就先成立一个章程起草小组。”项尘拍了拍手,把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,“老赵负责收集队员的意见,特别是老队员和新队员的不同想法;林小满整理之前的任务记录,统计哪些行为容易出问题,哪些功劳需要重点奖励;老周负责制定设备使用和管理的条款;我来牵头,确定章程的核心方向。今天下午咱们开个会,把初步的框架定下来。”

几个人立刻行动起来。老赵拿着笔记本,跑到训练场上找队员聊天;林小满抱着厚厚的任务记录,躲进了资料室;老周则回到设备仓库,对着一堆仪器清单写写画画。项尘回到自己的办公室,打开电脑,屏幕上弹出之前保存的机械族遗迹资料——他想从里面找些关于时空守护的原则,作为章程的基础。

办公室的窗台上,机械神核静静地躺在那里,表面的螺旋纹路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。项尘伸手摸了摸神核,指尖传来熟悉的微凉触感。他想起修复裂缝时,神核那种“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”的力量——制定章程,也该像神核修复时空一样,不是临时堵漏洞,而是从根本上规范组织的运行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核心使命得先明确。”项尘在电脑上敲下第一行字,“咱们是守护华夏的时空,不是别的地方;是防止时空扭曲,不是干预其他事情;还要保护历史传承,不能让历史因为我们的失误而改变。”他反复读了几遍,觉得不够简洁,又改成“守护华夏时空,防止时空扭曲,保护历史传承”——这十五个字,既概括了组织的责任,又好记,队员们一看就能明白。

下午三点,章程起草小组的几个人准时在会议室集合。老赵先开口,手里的笔记本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:“我问了二十多个队员,老队员最关心的是奖惩公平,新队员最关心的是培训和晋升。还有人提出来,希望能有家属福利——比如队员执行危险任务时,家属能得到医疗保障。”

林小满把整理好的任务记录放在桌上,指着其中几页说:“我统计了过去一年的任务,发现最容易出问题的有三类:一是擅自使用设备,二是不遵守任务流程,三是对时空法则认知不足。比如上次沙漠裂缝任务,三队没提前跟地质队沟通,就是因为没走‘跨部门协作流程’;还有新队员问能不能改历史,就是因为认知不到位。”

老周推过来一份设备管理草案,上面列着各种设备的使用权限:“大型设备比如机械神核,必须由项队审批;中型设备比如探测仪,需要队长级别的人审批;小型稳定器这种,至少要两个队员一起领用,还要登记使用目的和时间。另外,设备损坏或丢失,要按原价赔偿,故意损坏的还要追加处罚。”

项尘把自己写的核心使命念了一遍,问大家的意见。老赵第一个点头:“没问题!这十五个字,咱们出去执行任务的时候,跟其他部门介绍也方便,一听就知道咱们是干嘛的。”林小满和老周也没意见,觉得这个使命既明确又有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