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拿起章程,翻到第一页:“咱们的核心使命是‘守护华夏时空,防止时空扭曲,保护历史传承’。这十五个字,不是一句口号,是咱们每一次出任务的目标。之前修复时空裂缝,是为了防止时空扭曲;以后咱们监测时空波动,是为了守护华夏时空;咱们不干预历史,是为了保护历史传承。每一个人,每一次任务,都要围绕这十五个字来做。”
讲到奖惩制度时,项尘举了个例子:“上次老张他们队守深海裂缝,熬了三天三夜,按照章程,他们应该获得团队二等功,奖金两万,还有一万的训练经费。之前因为没有章程,只给了他们两箱泡面,是组织的疏忽,这次会补上,而且以后绝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。”
台下的老张听到这话,眼圈一下子红了。他站起来,声音有些哽咽:“项队,不用补了……我们守裂缝,不是为了奖金,是为了守护这里的人。不过有了章程,以后兄弟们干活更有劲儿了!”
礼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,项尘等掌声平息后,继续说:“还有处罚制度。可能有人觉得擅自改历史被开除太严,但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——机械族遗迹里有记载,曾经有个文明,有人回到过去救了一个部落,结果引发了时空悖论,整个文明都没了。咱们要是有人犯了同样的错,后果可能比那个文明更严重——华夏的历史传承了五千年,要是因为咱们的失误被改变,咱们就是历史的罪人。”
台下的小郑听得很认真,他低下头,看着手里的章程,心里更加坚定了要遵守法则的决心。
接下来是提问环节。一个新队员站起来问:“项队,章程里说定期参加时空法则培训,要是考核不过关怎么办?”
项尘笑着回答:“考核不过关,就继续培训,直到通过为止。培训不是为了为难大家,是为了让大家更了解时空法则,更安全地执行任务。咱们组织会请最专业的老师来讲课,有任何疑问,都可以随时提出来。”
另一个老队员问:“项队,设备使用需要审批,要是遇到紧急情况,比如突然发现时空裂缝,来不及审批怎么办?”
“紧急情况可以先使用,后补审批。”项尘回答,“章程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但紧急情况过后,必须补全所有手续,还要说明为什么紧急,不能用‘紧急情况’当借口,随意使用设备。”
提问环节持续了一个多小时,队员们的疑问都得到了解答。最后,项尘说:“章程是试行版,以后大家要是有好的建议,随时可以提出来,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修改。但不管怎么改,核心使命不会变,公平公正的原则不会变。”
大会结束后,队员们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。训练场上,之前松散的队员变得认真起来,符文石摆得整整齐齐,动作也标准了很多;设备仓库里,队员们领用设备时,都会主动登记,再也没有人擅自拿走设备;指挥中心里,大家讨论任务时,都会先看看章程,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规定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一周后,第一个按照章程执行的任务来了——监测部门发现西部沙漠有轻微的时空波动,需要派一队人去探查。小李主动请缨,带着队员们出发前,他仔细研究了章程里的任务流程,提前跟当地的地质队沟通,登记了需要携带的探测仪,还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。
任务很顺利,他们在沙漠里发现了一处潜在的时空不稳定点,及时用小型稳定器稳住了波动,没有造成任何损失。回来后,按照章程,小李队获得了个人三等功,每个人都拿到了奖金和假期。
老赵看着小李他们高兴的样子,笑着对项尘说:“项队,你看,有了章程就是不一样。之前出任务,总担心有疏漏,现在按章程来,又规范又放心。”
项尘点点头,目光落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——屏幕上显示着华夏的时空波动图,一片平静,没有任何异常。旁边的“时空异常事件发生率”数据,稳定在0.3%,和之前一样。但他知道,现在的平静,比之前更有保障——因为守时组织,已经从一个靠默契运转的团队,变成了一个规范化、制度化的组织,有了章程的指引,有了队员们的凝聚力,他们能更好地守护这片时空。
晚上,项尘回到办公室,把《守时组织章程(试行版)》放进抽屉里,旁边放着机械神核。神核的光芒和章程上的字迹交相辉映,像是在诉说着守护的意义。他想起白天队员们认真训练的样子,想起小李他们完成任务后的笑容,想起老张红着眼圈说“干活更有劲儿了”,心里充满了希望。
守时组织的路还很长,未来可能还会遇到新的挑战——比如更复杂的时空异常,比如更难修复的裂缝,比如更多需要学习的知识。但只要有章程在,有队员们的凝聚力在,有机械神核的助力在,他们就有信心,一直守护下去,守护华夏的时空,守护历史的传承,守护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,守护每一个平凡而珍贵的日子。
窗外的月光洒进来,落在章程和神核上,泛起柔和的光芒。项尘知道,这只是一个开始,一个属于守时组织,属于时空守护者的新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