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延陡然加强攻势,企图以凌厉招式压制黄忠。他深知唯有借初战之勇方有胜算,拖延越久,胜机越小。

黄忠一时竟有些招架不住。魏延正值壮年,自己若不先活动筋骨,确实难敌这般猛攻。数回合后,黄忠渐渐跟不上魏延的刀势。

只见魏延刀锋向下一压随即上挑,的一声将黄忠大刀击落。黄忠失却兵器,当即拨马回撤。魏延也未追赶。

黄忠!还不用箭射他?城头传来厉喝。

黄忠取下背后强弓,搭箭瞄准魏延时忽生迟疑:昨日此人饶我性命,今日若反取其性命,岂非恩将仇报?

最终这一箭故意射偏,魏延安然无恙。这一幕,都被韩玄看在眼里。

(他们撤兵了。

回到营中。

黄忠,你箭法超群,为何不取魏延性命?

主公,昨日魏延本可杀我,却未下手。今日我若杀他,岂非忘恩负义?今日饶他一命,算是还了人情。往后战场相见,我定不留情。

此话当真?你莫不是暗中投靠了刘备?我姑且信你一次。若明日还杀不了魏延,你也不必回来了。

主公明鉴!我黄忠行事光明磊落,从不背叛。我的为人众人皆知,谁敢算计我,我绝不轻饶!

其实确有小人在暗中作祟。他们嫉恨黄忠在长沙的威望——城中百姓只认黄忠,他们这些人在百姓心中毫无地位。

这些人从不把百姓放在心上,视百姓为累赘。而黄忠恰恰相反,向来以百姓为先。

黄忠深知,自己所作所为皆为天下苍生。若得不到百姓支持,一切便毫无意义。可惜那些人永远不懂这个道理。

他们成不了大事,心胸狭隘,自然得不到百姓拥戴。

这便是英雄与庸人的区别。英雄之所以为英雄,在于时刻为他人着想,将他人之事铭记于心。

他们毕生为天下人奉献,因此受人敬仰。

黄忠正是如此。虽年事已高,武艺气魄却丝毫不减当年。

他始终为天下奔波,心怀大汉王朝,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,竭尽所能。

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气概。

黄忠这样的猛将,却没能遇上明主。韩玄之流平庸无能,根本不配统率如此豪杰。若他效力于刘峰麾下,定能获得应有的器重。

如今不但被韩玄诬陷,还因坚守长沙而惹来杀身之祸。这样的主公,实在不值得继续效忠,说不定哪天就会对黄忠痛下 ** 。

黄忠离去后,韩玄帐下谋士进言:主公,黄忠必须除掉。若让他再次上阵,定会投奔刘备。届时我军必败,性命堪忧啊!

韩玄迟疑道:果真如此?

谋士急切地说:我军本就势弱,今日敌军战力您也看到了。若黄忠叛投,我等必败无疑!

言之有理。韩玄终于下定决心,来人!黄忠贻误战机,罪不可赦,立即押赴刑场!

听闻此令,黄忠心如死灰。他未曾料到主公竟昏聩至此,自己舍生忘死却换来如此下场。也罢,就算赴死也要保全忠义之名。

刑场上,刀斧手饮罢烈酒,将酒喷在刀刃上。正要行刑之际,一柄飞刀突然射来,正中刀斧手心窝。黄忠闭目待死,不料竟有人敢劫法场!

以下为

——

千钧一发之际,刑场突然闯入一人。黄忠本已闭目待死,未料此刻竟有人敢来劫法场。

黄忠抬头认出魏延时,顿时怔住。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:魏延为何会现身此地?长沙城难道已陷落?为何自己毫无耳闻?即便被押赴刑场,也不至于对城破大事一无所知。若真破城,必是杀声震天,可此刻四周寂静如常,实在蹊跷。

眼下既被魏延救下,黄忠暂压心中疑窦,沉声质问:魏延!你等如何入城?究竟发生何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