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军爷若不信,草民可在此立下军令状!若不能退热,任凭军爷处置!”那“山民”说得斩钉截铁。
……
半个时辰后,忠勇公临时下榻的皇陵值守房内。
凌九霄(山羊胡“山民”)装模作样地给榻上那个被包裹得严严实实、其实只是个发热的禁军士兵易容成的“小公子”诊脉,心里都快笑抽了。这李老头果然爱孙心切,这么好骗!旁边扮成药童的沐清歌低着头,肩膀微微耸动,显然也在极力忍笑。
“嗯……此乃外感风寒,内蕴湿热,邪客肺卫……”凌九霄摇头晃脑,满口胡诌着医理,手指却暗中渡过去一丝微不可查的龙阳仙元。那“小公子”体内的寒气瞬间被驱散,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润起来,呼吸也变得平稳。
李孝孺在一旁紧张地看着,见状大喜:“神了!真是神了!先生果然神医!”
凌九霄捋了捋假胡子,故作高深:“区区小恙,不足挂齿。只是……军爷,草民观此地方圆十里,地气有异,龙脉隐有躁动之象,恐非吉兆啊。小公子此番急症,或许也与此地风水有关。”
李孝孺心里咯噔一下,想起皇帝密旨和那封密信,连忙追问:“先生还懂风水?”
“略知一二。”凌九霄叹了口气,“不瞒军爷,草民祖上除了行医,也曾是勘舆师。此番上山采药,也是察觉此地龙气异常,恐有变故,特来查看。方才远远望见军爷在此布防,煞气冲天,虽能震慑宵小,却也加剧了龙脉的郁结,长此以往,只怕……于国祚不利啊。”
他这话半真半假,结合当前局势,正好戳中了李孝孺的心事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李孝孺脸色变幻,沉吟半晌,挥退左右,压低声音道:“先生真乃高人!实不相瞒,陛下确有密旨,言及或有奸人觊觎皇陵龙脉。先生既精于此道,可否详细说说,此地风水究竟有何异常?又当如何化解?”
凌九霄心中暗喜,鱼儿上钩了!他故作凝重地走到窗边,指着远处龙眠之地的方向:“军爷请看,那边山势如龙盘踞,本是极佳的风水宝穴。但如今,隐隐有一股阴煞之气盘绕,如跗骨之蛆,侵蚀龙脉。若草民所料不差,那阴煞之源,恐怕就在龙眠之地深处!必须设法进入查探,引导龙气,驱散阴煞,方可保此地安宁,甚至……能滋养国运,助陛下龙体康健!”
进入龙眠之地?李孝孺吓了一跳:“先生,那地方是皇陵禁地中的禁地,没有陛下手谕,老夫也无权开启啊!”
凌九霄早就料到他会这么说,微微一笑:“无需大动干戈开启地宫。草民只需在特定时辰,于龙眠之地外围,布下一个小小导引阵法即可。但布阵之时,不能受外界干扰,尤其不能被那阴煞之气察觉,否则功亏一篑。所以,需要军爷行个方便,暂时撤开那附近的守卫,容草民暗中施为。”
李孝孺闻言,犹豫不决。撤开守卫?这风险太大了!万一出了岔子,他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!
沐清歌见状,适时地“哎呀”一声,指着榻上的“小公子”:“师父!您快看!小公子好像又有点不舒服!”
李孝孺赶紧扭头去看,只见那“小公子”似乎又皱起了眉头(其实是凌九霄用仙元刺激了一下穴位)。爱孙心切的忠勇公顿时慌了神。
凌九霄趁热打铁:“军爷,龙脉关乎国运,也牵连着万千黎民的气数。此地龙脉若受损,首当其冲的,便是与国运相连的勋贵子弟啊!小公子此番急症,或许只是开端……”
这话如同最后一根稻草,压垮了李孝孺的心理防线。一边是可能危及孙子和国运的风水隐患,一边是看似不大的风险(只是暂时撤开守卫,而且是在外围),他咬了咬牙:“好!老夫就信先生一回!今夜子时,老夫会借演练之名,将龙眠之地外围三里内的守卫暂时调开一个时辰!先生务必在一个时辰内完成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