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2章 “漏斗”破口,初显成效

这个数字,相当于苏州府原有在册纳税田亩总数的近三成!这意味着,过去这些年,苏州府至少有相当于三成农业产出的税收,完全流失在了士族豪强的私囊之中!这还不包括那些被刻意低报等级的田亩所带来的税收损失!

“好一个‘士林清誉’!好一个‘与民争利’!”谢砚之冷哼一声,将报告重重拍在桌上,眼中寒光凛冽。这巨大的数字背后,是触目惊心的贪婪,也是对朝廷权威赤裸裸的蔑视。

这些新清丈出的田亩,被迅速编入新的鱼鳞图册,确定了产权(部分归还被侵吞的原主,大部分没收充公或重新招佃),并明确了未来的税赋额度。虽然彻底完成清丈和税基确定尚需时日,但仅此一项,预计每年就能为苏州府新增巨额田赋收入!这无疑是朝着堵住“漏斗”迈出的坚实一步。

与此同时,“推行票证”也在江宁、杭州等商业中心同步试点。

与清丈田亩的“硬碰硬”不同,票证制度的推行更侧重于建立新的规则和流程。云映雪亲自设计了官印交易票证的格式,采用特制纸张和复杂暗记以防伪造。票证上需详细填写交易双方信息、货物种类、数量、单价、总金额及应纳税额,一式四联,交易双方、承运方(如有)、税所各执一联。

推行之初,阻力同样不小。习惯了暗箱操作、偷漏税便利的大商贾们消极抵制,抱怨手续繁琐,泄露商业机密。一些税吏也因权力被约束、灰色收入减少而阳奉阴违。

对此,云映雪的策略是:

1. 宣传引导: 大量张贴告示,举办商户宣讲会,详细解释票证的好处——交易有凭据,纠纷易解决;纳税透明,避免吏员敲诈;长远看有利于建立商业信用。

2. 严厉惩戒: 宣布过渡期后,凡无官印票证的大宗交易,一经查实,一律视为偷税,重罚!并查处了几起顶风作案的典型案例,以儆效尤。

3. 利益诱导: 将使用票证的诚信商户与“税改过渡贷”申请资格、乃至未来可能的政府采购优先权挂钩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在软硬兼施下,票证制度开始艰难地铺开。尤其是当中小商户发现,使用票证后,确实减少了税吏的随意盘剥,交易更有保障后,接受度逐渐提高。

两个月后,第一批完全依据票证制度征收的商税,从江宁、杭州等试点地区解送入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