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主隆恩。

贾政虽满腹疑惑,仍顺从地立于皇帝身侧。纵使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,他面上仍保持着镇定,只是心中愈发困惑:圣上此举究竟是何用意?

满朝文武同样摸不着头脑。皇帝却未作解释,只命随行的皇庄农户下地劳作。

将这亩地里的地瓜尽数挖出,装袋称重。务必要快,朕要亲眼见证。

当第一袋地瓜称得一百一十斤时,皇帝立即命御厨拿去烹制。第二袋一百零二斤的地瓜随即呈上,洗净去皮后切成小段。

诸位爱卿,都来尝尝这地瓜滋味。

群臣面面相觑,有人隐约猜到这或可食用,却不敢确信——方才两袋不过采自田间一隅,若真能果腹,这一亩地的收成该是何等惊人?

陛下,莫非此物可作粮食?一位大臣忍不住发问。

皇帝含笑拈起一块生薯,细细咀嚼后道:此物名唤地瓜,又称红薯,自海外传入我大周。朕可以断言,确是可食之物。

此时御厨已炸好第一批红薯,皇帝又取两块大快朵颐:吃法多样,御厨正在赶制其他做法,诸位都来尝尝。

第三袋地瓜称得一百零八斤时,一位大臣按捺不住冲上前,抓起炸红薯就咬。吞咽后他瞪圆双眼望向田间:三百余斤竟不足一分地?那一亩岂非要产三千斤以上?世间安有此等高产作物?

皇帝心满意足地看着群臣震惊的模样——当初他何尝不是这般难以置信?如今见众人这般情状,倒觉得先前的失态再正常不过。

第一位官员率先上前尝试后,其余大臣也争先恐后地围拢过来。御厨们机灵地将备好的红薯分发给行动不便的武将们。

咀嚼声此起彼伏,随即爆发出阵阵惊叹:

这滋味竟如此美妙!

亩产三千斤?简直难以置信!

世间怎会有这般高产的作物?

起初只是惊讶,很快就有老臣激动得跪地痛哭:天佑大周!此乃千年难遇的祥瑞啊!众人这才恍然大悟——若真能亩产三千斤,必将彻底改变大周国运。

这小小的红薯,注定要为大周开启盛世华章。届时陛下开创盛世,他们这些参与者都将名垂青史。文臣武将所求,不正是能在史册留下光辉一笔吗?

贾政跟着众人慌忙跪倒,高声道:恭贺陛下!此等祥瑞亘古未有,实乃陛下洪福!

龙颜大悦的皇帝却笑着摇头:诸位爱卿,你们还是低估了。此时田间的称重官正高声报数:

五百三十斤!

八百九十斤!

数字不断攀升,当报到六千四百五十斤时,所有人都呆若木鸡。

统统有赏!皇帝开怀大笑,御厨已备好各色红薯菜肴,今日就与诸位爱卿共品祥瑞,同庆盛世!

谢主隆恩!群臣起身时,不少人踉跄着需要搀扶,仍沉浸在震撼之中。

众人起身后,御厨已呈上各式地瓜佳肴。在御厨的指点下,群臣逐一品尝不同风味的地瓜料理。

每尝一道新菜式,众人眼中的惊喜便增添一分。待所有做法都试过一遍,皇帝含笑开口道:

此物可解我大周粮食短缺之忧,实乃开国以来第一大祥瑞。诸位爱卿以为,献宝之人当如何封赏?

殿中群臣这才从 回过神来,细细思量方才种种。几位机敏的大臣已将目光投向贾政——今日最令人意外的,莫过于陛下特意召这位荣国府老爷近前侍奉。

莫非此事与他有关?

若真是贾政献宝,这封赏可要仔细斟酌了。一位大臣忍不住问道:

陛下,不知是何人献上这等祥瑞?

此言一出,满朝目光齐聚龙颜。皇帝却意味深长地看向贾政:

说起此事,倒要多谢荣国府贾爱卿。

微臣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