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人早已见怪不怪,只是神色复杂地摇头叹息。唯独王太医惊得瞠目结舌——这般离奇的霉运实在闻所未闻。望着贾珍面如死灰的模样,他不由自主地后退数步。
珍老爷的腿疾...在下确实无能为力。
这句话如同火星,瞬间点燃了贾珍压抑的怒火。他将所有怨恨都转向贾颜——若不是这个孽障,自己怎会沦落至此?若不是参加他的婚宴,又怎会落下残疾?
老太太,贾珍咬牙切齿道,我的伤势暂且不急。倒是颜哥儿被选为随军太医一事,还请您做主让他外出避避风头。只要错过接旨,这事就能作罢。
贾母闻言勃然变色。这糊涂主意不仅会让贾颜抗旨获罪,更会连累整个贾府。她狠狠瞪了一眼推波助澜的贾赦,厉声喝止:
荒唐!圣意已决,岂容你等儿戏?我贾府虽为勋贵之家,也担不起抗旨的罪名!
转头对贾颜正色道:太医院既已安排你随军,你便安心听命行事。莫要听信这些糊涂话!
一旁的王夫人暗自松了口气——这事她可没少从中周旋。
倘若无法将这小子打发走,反而让他违抗圣旨,连累荣国府和宝玉,那便因小失大了。
老太太话音未落,王夫人便急切地劝道:颜哥儿,此事须得遵从老祖宗的意思。咱们既是朝廷勋贵之家,你又在太医院当差,自当恪守臣子本分。若陛下命你随军出征,断不可推辞。
众人闻言纷纷醒悟。贾家族人细想之下,若真依贾颜之意行事,恐将殃及自身。于是七嘴八舌地附和:
老祖宗深谋远虑,颜哥儿理当听从太医院调遣。
抗旨乃重罪,轻则前程尽毁,重则株连九族啊!
就是流放三千里都算轻的,怎敢让颜哥儿抗旨?
贾珍虽计策落空,但想到能将人支开也算如愿,忙不迭改口:方才是我考虑不周。颜哥儿切莫推辞军令,就当没听过我那糊涂话。
女眷席间,秦可卿忧心忡忡。林黛玉见状宽慰道:可儿姐姐莫忧,颜二哥医术高明又武艺超群,纵使出征也无碍。况且此事尚未定论呢。秦可卿这才展颜:妹妹说得是,倒是我多虑了。
正说话间,贾宝玉挤过来插嘴:颜二哥放心去吧!老爷今早随驾检阅京营,想必很快就有调令。你走后我自会照应家眷。说罢偷瞄秦可卿。
贾珍闻言暗恼,急忙截住话头:宝玉年幼,这些事不劳费心。颜哥儿出征后,族中自会照拂。其余族人见状,也争相表露殷勤,目光却不时飘向那位绝色佳人。
“政儿啊,不过是个小辈出征的事,何必如此兴师动众?咱们府上什么场面没见过。”
王夫人轻抚鬓角,温声道:“老爷莫要着急,左右不过是颜哥儿要去边关的事,让下人们收拾收拾便是了。”
贾宝玉笑嘻嘻地凑上前:“父亲何必这般紧张,横竖颜二哥这一去,咱们府里反倒清净些。”
众人你一言我一语,脸上都带着心照不宣的笑意。贾琏摇着扇子插嘴道:“二叔且放宽心,咱们早就准备妥当了,就等着送颜兄弟上路呢。”
贾政越听越糊涂,皱眉道:“你们在胡说什么?谁说要让颜哥儿出征了?”
这话一出,满堂寂静。贾母手中的茶盏顿了顿,王夫人脸上的笑容僵住了,贾宝玉张着嘴愣在原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