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襄阳夜话

刘琦一怔,随即认真思索:子瞻贤弟虽年仅十八,却胸怀韬略,更难得心系百姓。其为天地立心四句,足见其志不在小。

不错。刘表颔首,刘备父子,皆仁德、忠义之人。他们虽非我嫡亲,却是汉室宗亲。他艰难地撑起身子,这是为父的密令,到了长沙后,你择机将荆南四郡军政大权尽数交给子瞻。

刘琦瞳孔微缩。尽管早有预感,但亲耳听到父亲将基业交予外人,心中仍不免掀起波澜。

父亲……儿臣……

琦儿,刘表打断他,枯瘦的手覆上长子手背,我知你心有不甘,但你性子宽厚,治学有余而权谋不足。如今乱世,非雄主不能守荆州。刘备宽仁有度,子瞻年少有为,更有经天纬地之才。为父思虑再三,决意将荆州托付给他们。荆州交给他们就还有希望,大汉也就还有希望。你辅佐他们,胜于自己独撑大局。

他顿了顿,说道:“而且这样才能保得全身。”

刘琦沉默良久,终于缓缓点头:父亲深谋远虑,儿臣明白了。

刘表疲惫地闭上眼睛:最后……若有可能,帮衬一下琮儿。他还是个孩子,所作所为皆由蔡氏操控……

提到幼子,刘表的声音哽咽了。刘琦心中酸楚,握住父亲的手:琮弟虽非我同母所出,但总是骨肉至亲。孩儿答应父亲,必保琮弟平安。

此外,刘表继续道,你到长沙后,首要之事是清查身边人,找出毒源。子瞻医术高明,或能帮你根治。说到这里,刘表又咳嗽起来,好一会儿才平息,为父年纪大了,折腾不了了。但你不同,你还年轻……

父亲怀疑是蔡瑁,还有……母亲下毒?

除了他们还有谁?咳……,她不是你母亲……刘表冷笑,不过为父中毒已深,不必费心了。倒是你……他担忧地看着长子,子瞻说你也有中毒迹象,务必让他帮你解毒。

刘琦喉头一哽,这才明白父亲放弃治疗是为了保全自己:父亲……

刘表缓缓从锦匣中取出一个紫檀木盒,指尖摩挲着盒上精致的云纹,突然剧烈咳嗽起来。刘琦连忙上前搀扶,却被父亲抬手制止。

拿去。刘表喘息着推开木盒,里面赫然是荆州牧的鎏金铜印,印纽雕着盘龙,在烛光下泛着沉重的光泽。你带给子瞻,算是……为父的托付之证。

小主,

刘琦双手一颤,木盒险些脱手。这方大印代表着统领荆州的合法权柄,父亲竟要交给一个十八岁的少年?

父亲,子瞻毕竟年少,是否……

刘表摇头:十八岁的霍去病已能横扫匈奴,甘罗十二岁为相。子瞻之才,不在他们之下。那为万世开太平的气魄,你见过哪个少年郎能有?

他顿了顿,笑道突然发出一阵沙哑的笑声,笑声中却带着几分快意:我就是要看看,刘备是不是真的仁义无双。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,若他父子见印起意,趁机夺权,那便是伪君子;若他们推辞不受,继续尊奉你或者琮儿?

刘琦不再多言,将大印小心收好。

去吧,明日还要赶路。刘表挥挥手,记住为父今日之言。去把刘忠叫来。为父还有事要交代他。

刘琦叩首退出书房,在门外遇见侍立多时的老管家刘忠。这位跟随刘表三十年的老仆眼眶通红,显然已在门外听到了一切。

大公子,刘忠低声道,蔡将军派人来问,州牧与您和左将军父子密谈何事。

刘琦眼中闪过一丝冷意:就说父亲嘱咐我赴荆南后勤政爱民,其余一概不知。

老奴明白。刘忠犹豫片刻,还有一事……二公子今日又去蔡府了。

刘琦面色一沉。弟弟刘琮年仅十四,却被蔡瑁等人当作傀儡,意图废长立幼。如今看来,父亲中毒一事,蔡氏嫌疑最大。

刘伯,刘琦压低声音,我走之后,父亲饮食务必小心。你亲自监督,任何人送的饮食都要用银针试过。

刘忠肃然点头:老奴以性命担保。

当夜,刘琦辗转难眠。父亲的话在他脑海中回荡,荆州未来的命运,汉室的希望,家族的责任……一切重担都压在他肩上。直到东方泛白,他才勉强合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