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下旬,东北,雅克萨。
黑龙江的水在城下奔流不息,但戈洛文的心情却像这江水一样,冰冷而沉重。
作为沙俄的远东总督,他此刻正站在雅克萨的城头,眺望着南方。那里,是汉军即将到来的方向。
斥候带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坏。汉军平定了整个南方,那个叫李信的汉王,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北方。汉军的主力正在集结,配备了更快的铁甲车和更远的火枪。
他已经向莫斯科发出了无数封求援信,但沙皇彼得一世的回复却总是那句冰冷的“暂无援军,需自行坚守”。
彼得一世正在西方和瑞典人死磕,根本抽不出多余的兵力来支援这片遥远而寒冷的土地。远东,对于庞大的沙俄帝国来说,终究还是太偏远了。
戈洛文知道,他被放弃了。他能依靠的,只有手头这拼凑起来的八万大军。
他将这八万军队分成了三部分。主力六万五千人,由他亲自率领,驻守雅克萨这座经营多年的坚城。另外一万五千人,由伊万诺夫上校率领,驻守南方的瑷珲,作为第一道防线。还有少数部队,沿着石勒喀河布防,作为预警。
他在雅克萨城内囤积了足够支撑三个月的粮草,他把所有的希望,都寄托在了即将到来的冬天上。只要能拖到大雪封山,天寒地冻,不适应气候的汉军,必然会像上次一样,无功而返。
城里的工坊在日夜赶工,仿制汉军的手榴弹和后装炮。但结果却令人沮丧。由于缺乏优质的钢材和熟练的工匠,仿制出来的武器粗制滥造,手榴弹扔不了多远,后装炮更是频繁炸膛,与其说是武器,不如说是不定时的炸弹。
尽管如此,戈洛文还是硬着头皮生产了五百门这样的劣质火炮,聊胜于无地架在了城墙上。
“此战若败,沙俄将永远失去远东。”戈洛文对着手下的将领们,用近乎悲壮的语气说道,“我们身后,就是冰冷的西伯利亚。我们无路可退。我要求你们,和你们的士兵,战至最后一人!”
俄军将领们沉默地敬礼,但他们眼中闪烁的,更多是恐惧,而非战意。
就在戈洛文感到绝望之际,一个意想不到的“盟友”找上了门。
前清廷的盛京将军,阿灵阿。
这个满洲正黄旗的贵族,在清廷覆灭后,带着几百名残余的八旗兵,像丧家之犬一样在东北的深山老林里流窜。当他得知汉军即将大举进攻雅克萨时,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