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子欣那首《元日·秦宫即事》引发的震动绝非仅限于席间始皇的赞赏。
随着宴散人归,这首诗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,在各家府邸激起了层层涟漪,反应各异,暗流汹涌,这个除夕夜注定有人心不在焉:
李斯府邸:书房内的冰寒
灯火通明,却寒气逼人。李斯独坐案前,面前摊开的是他默写下的公子欣的诗句,尤其是那句“炉暖难温黔首骨”。
“好一个公子欣!好一个‘炉暖难温黔首骨’!”
李斯的手指重重敲在竹简上,指节发白。这句诗像一把冰冷的匕首,精准地刺破了李斯精心构建的
“法度森严,天下承平”
的帝国幻象,更直指他作为丞相治理下的民生疮痍。这不仅是打他的脸,更是动摇他法家治国理念的根基!
他原以为公子欣只是个边缘化的、有些小聪明的庶子。
今夜此诗一出,其洞察力之敏锐、胆识之过人、格局之宏大(“愿祈春霖润九垓”),远超他的预估!一个心怀悲悯、敢于直言、且得到皇帝公开高度赞赏的公子,其潜在的政治能量让李斯感到了巨大的威胁。
“陛下那句‘帝王之志,仁者之心’……难道……”
李斯不敢深想,但公子欣在皇帝心中的分量显然已今非昔比。这对他和胡亥、赵高的联盟计划构成了直接挑战。
“此子……断不可留!需与赵高从长计议。”
李斯的眼神变得异常阴鸷,杀机暗藏。
蒙毅府邸:暖阁中的沉思与欣慰
蒙毅与几位亲近的族中子弟或幕僚围炉而坐,谈论着宫宴见闻,话题自然聚焦于公子欣。
“好诗!当真好诗!”
蒙毅毫不掩饰欣赏,“前两句应景而见风骨,后两句……‘炉暖难温黔首骨’,一针见血,振聋发聩!‘愿祈春霖润九垓’,此等胸襟气魄,方显我大秦公子本色!” 他眼中闪烁着对公子欣才华和胆识的激赏。
“此前只觉此子沉稳内敛,不似其他公子浮华。今日方见其胸中丘壑!看来娟儿的眼光,比我这做父亲的还要准几分。”
公子欣的表现,让他对女儿蒙娟的选择更加认同,也坚定了支持公子欣的想法。
“陛下如此盛赞,非同小可。欣公子……恐已入了陛下的眼,不再是池中之物了。”
他敏锐地察觉到公子欣政治地位的跃升,这对他蒙家未来的布局意义重大。
“明日递个帖子去长安府邸,就说……就说老夫新得了一卷前朝兵书残卷,想邀欣公子共赏。”
蒙毅决定主动加强联系,同时也为后续可能的联姻探探路。
王贲/王离府邸:武将的直率赞赏
通武侯王贲正与儿子王离饮酒闲谈,说起宫宴。
王贲拍案叫好:
“痛快!公子欣这小子,看着文文弱弱,写起诗来倒是硬气!‘炉暖难温黔首骨’?这话说到老子心坎里了!那些酸腐文人只知道拍马屁,谁管当兵的、种地的冻死饿死?欣公子敢说!陛下说得对,这才叫心系苍生!”
王贲性格豪爽,最厌恶虚伪,公子欣的直率和悲悯深得他心。
“以前倒没太注意他。经此一事,此子……不简单!有胆识,有担当!”
他对公子欣的评价直线上升。
王离钦佩中带着思索:王离作为年轻一代将领,更关注实际。
“父亲说得是。此诗在军中若传开,必能赢得不少老卒的心。欣公子此举……深意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