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恬躬身谢恩,眼眶微红——他这位侄女,自小跟着父兄在军中长大,惯了劳碌,如今能得陛下特许养胎,是天大的恩宠。
消息传到定远时,赢欣正在巧成城看新造的连弩。蒙嫣派来的信使递上家书,他展开一看,手指在“身孕三月”四字上顿了顿,忽然笑了,对身旁的张良道:“这丫头,瞒着我呢。”
张良捋着胡子:“恭喜公子!这是天大的喜事。蒙女官劳苦多年,也该歇歇了。工坊的事,墨家的张衡、公输家的公输班,都是好手,定能替她盯好。”
赢欣让人备了些西域的特产——大宛的葡萄酿、楼兰的织锦,托信使带回咸阳:“告诉她,别惦记工坊,安心养胎。等孩子生了,我带他(她)看天驷城的马、润疆城的麦。”
三、育民之策:奖励生育,扩人口
“西疆缺人,关中、楚地也需添丁。”嬴政看向李斯,“赢欣说‘生娃多则奖励’,说得好。朕要在全国推行‘育民令’。”
他细数奖励:“百姓生一子,赏粟米五石、钱二百;生三子,除赏钱米,再赐田五亩;生五子,免全家徭役十年,其母赐‘诰命夫人’(虽无实权,却有荣誉)。”
“官吏之家也一样:”嬴政补充,“官吏生三子,晋一级俸禄;生五子,优先擢升。但不许虚报——宗正府要核验,敢造假者,罢官夺爵。”
李斯躬身:“臣请陛下让各郡设‘育民官’,专记生育之事,每年秋收后核查,及时发奖。再让农家编《育儿经》,教百姓如何养娃少生病,提高成活率。”
嬴政准奏,又道:“技艺学堂也要招‘童子班’,凡七岁以上孩童,不论秦胡、贵贱,皆可入学,学识字、算数、辨农具——十年后,这些孩子就是大秦的根。”
消息传开,关中农家欢腾。陈留郡的张老汉(张小三之父)刚得了孙子,听说生娃有奖,对儿子的家书里写道:“你在西疆好好干,多生几个娃,家里替你领赏!”楚地的妇人聚在一起,议论着“诰命夫人”的荣耀,说“就是拼了命,也得生五个”。
四、制度完善:固本培元,法纪明
“西疆要稳,制度得先稳。”嬴政最后议的是制度完善,“赢欣在西疆试的法子,好的就往全国推。”
- 农桑:统一曲辕犁、堆肥法标准,由农家弟子赴各郡教学,编《农桑律》,规定“弃耕者罚徭役”“改良新种者赏”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