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2章 教启民智,商活民生 上

阿木大喜:“有这流动学堂,俺们西域的娃都能识字了!”

嬴政点头:“教育的钱,朝廷出;先生的待遇,朝廷保。

扶苏,你只管让‘书声’传到大秦每一个角落。”

午时·商业议事:规范促活,不分大小

吕雉与赢侈一同上前,吕雉举着“大秦商票”,

赢侈展开“商税册”,前者的声音带着商路的“活气”,后者的声音透着“规范”的严谨:

“第一个五年,大秦商路多是‘官商主导’,

异族经商常被关卡刁难,小商贩也因‘无规范’被欺市——去年安息商人阿巴斯,因不懂秦商税,

被关卡多收了3成货物;

关中小贩赵货郎,因没有‘固定摊位’,常被地痞骚扰。

第二个五年,商业要‘两规范、两鼓励’:

1. 规范商税:统一标准,不欺商

- 定“三级商税”:

- 「跨郡大商」:年交易额超10万钱,商税10%(什一税),

凭“商路通行证”可免沿途关卡费;

- 「本地中商」:年交易额1-10万钱,商税8%,可在郡县市集设固定摊位;

- 「小商贩」:年交易额1万钱以下,商税5%,

免费提供“便民摊位”(在村头、市集角落设),还发“公平秤”,防止缺斤短两。

- 设“商税公示牌”:各关卡、市集都要挂公示牌,

写明“不同交易额的税率”“减免政策”,若有官吏私加税,

商贩可直接找胡亥的监察队举报,查实后斩官吏、

还商贩损失——去年某关卡小吏多收阿巴斯50斤香料,监察队不仅追回香料,还罚小吏徭役三年。

2. 规范经营:明规则,护双方

- 推“商票通用”:大秦商票可在全疆30国兑换,

小商贩也能使用(可兑换成铜钱),避免“携带铜钱不安全”;

- 立“诚信榜”:每月在市集评“诚信商户”,上榜者可减免1成商税,

若有“欺市”(如卖假货、缺斤短两),直接下榜,半年内不准经商;

- 设“纠纷处”:各市集设“商业纠纷处”,由赢侈派专人主持,

商贩与顾客有纠纷,可当场调解——上月关中小贩赵货郎,因“布尺不准”与顾客吵架,

纠纷处免费给了他新尺,还教他“如何校准”,现在他的布摊成了“诚信榜常客”。

3. 鼓励异族经商:低门槛,多支持

- 给“异族礼包”:异族商人来秦经商,可享“三免一补”——免首年商税、免摊位费、

免翻译费(朝廷派双语翻译),还补贴“启动货”(如给匈奴商人送铁锅、给安息商人送彩布);

- 设“异族商区”:在咸阳、定远等大市,设“异族商区”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