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行为,也惹来其他几人的白眼。
老福建瞧着一嘴油的大傻冒,调侃一句。
“只个囝仔有躯壳无头壳。”
大傻冒毫不在意,吃着肉饼,面上露出一副好吃的表情。
走在路上的和尚,时不时点头回应,跟他打招呼的路人,掌柜。
在一句“您吉祥,安康”问候声中,和尚带着人回到铺子。
十字路口,一群车夫把洋车靠墙而放。
和尚站在金漆棺材边,看着左边街口六七个车夫。
“哥几个,吃了嘛?”
蹲在街口墙边的几个车夫,正是南横街旺盛车行的车夫。
这些人都跟和尚很熟,以前都跟他趟过事。
自从和尚在南锣鼓巷这片街道站住脚,旺盛车行一群车夫,也会在南锣鼓巷跟北锣鼓巷十字路口蹲点拉客。
六七个车夫,走到和尚身边,瞧着赖子两人抬着一大盆炒肝。
其中一人双手插在袖筒里,笑着回话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把子,您还不知道哥几个,都是三更穷,五更富的主。”
和尚看了几人一眼,转头看向已经下了门板的铺子。
半吊子跟孙继业,抬着一张八仙桌摆到雨棚下。
和尚对着一群车夫说道。
“不是啥好玩意,哥几个对付一口。”
“肚子有点东西,才有力气拉车。”
赖子两人,把一大盆炒肝放到八仙桌上。
癞头跟随其后,把一盆火烧也端到桌子上。
此时街对面,鸠红端着茶杯在门边漱口。
和尚接过三拐子手中的碗,跟牛皮纸包。
他对着身旁之人,吩咐一句。
“三拐子,给红爷送三肉饼,一碗炒肝~”
他交代完,看着走出大门的乌老三。
“三儿,给哥几个拿副碗筷~”
交代完的和尚,提着牛皮纸包,端着碗走进家门。
此时雨棚下,一张八仙桌边围着一群人。
他们如同农村办白事,清晨吃大桌一样。
围着桌子站一圈,一人手里捧着碗,拿着火烧,吃的热火朝天。
那模样,比过年吃年夜饭还喜庆。
路上的行人,看着和家旧货铺门前热闹的场景,都忍不住打量一眼。
进门的和尚,走到里屋,看着站在门口,脸盆架子边的媳妇。
“爷们给你端来皮蛋瘦肉粥。”
“你最爱吃的门钉肉饼。”
“趁着热乎劲,赶紧吃口。”
和尚把碗跟牛皮纸包,放在中堂八仙桌上。
他坐到背椅上,看着媳妇刷牙洗脸。
“有什么想吃的,想喝的,只管开口。”
和尚看着自己媳妇珠圆玉润的臀部,乐呵起来。
“这么大的腚,头胎九成九是带把的主。”
洗好脸的乌小妹,把毛巾往盆里一丢。
她转身坐到背椅上,白了一眼和尚。
“是闺女你就不要了?”
和尚嘿嘿赔着笑脸,看着媳妇吃饭。
“哪儿的话,甭管儿子,还是闺女,你家爷们都喜欢。”
乌小妹拿起筷子,端着碗开始喝粥。
她听到大门口传来热闹声,问道。
“门口什么情况?”
和尚右胳膊肘支撑在桌前,歪着身体,给自己媳妇捋嘴边的头发丝。
“爷们儿弄了一盆炒肝,以前车行的伙计,都喊过来垫吧一口。”
和尚给媳妇捋完头发,坐回原位。
“打今儿起,你就甭忙活了。”
“有什么事尽管使唤他们。”
“你家爷们每天大把银子养着他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