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建军眼睛一亮:“我明白了!立秋哥你是想跳过中间商,直接跟终端搭上线!只要终端认可咱们的货,那些贸易商社的封锁就不攻自破!”
“没错!”程立秋点头,“而且,你要让他们知道,我们有自己的远洋船队,供应可以保障,不是一锤子买卖!价格,可以比那些商社给的更有竞争力,但前提是建立直接、长期的合作!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远航!”程立秋又看向张远航,“你负责联络霍尼亚拉那边,让我们委托的那个华裔商人,也想办法在当地和周边国家(如澳大利亚、新西兰)寻找潜在的直接客户,哪怕一开始量小也没关系,关键是打开缺口!同时,下次出海,航行日志和捕捞记录要更详细,尤其是珍稀海产的捕捞海域、水深、水温数据,这些都是证明我们货源独特性和品质的有力证据!”
“明白!”张远航重重点头,“我马上安排!”
“铁山,”程立秋最后看向王铁山,“家里这一摊,尤其是安保,不能有任何松懈。咱们在外面闯,家里不能乱。”
“放心!”王铁山言简意赅,却掷地有声。
任务分派下去,整个团队如同精密的机器,再次高速运转起来。李建军带着精选的样品和详细的资料,日夜兼程,南下香港。张远航则通过越洋电话和电报,与霍尼亚拉方面频繁沟通。
程立秋自己也没闲着。他亲自坐镇,审阅李建军发回的电报,根据香港那边的反馈及时调整策略。他深知,这种直接面对终端客户的谈判,光有好产品还不够,还需要诚信、耐心和一点运气。这就像在山里追踪最狡猾的狐狸,需要耐心布设,等待最佳时机。
等待的日子是煎熬的。期间,那两家香港贸易公司又发来了询价,但价格被压得更低,条件也更加苛刻,显然是想逼程立秋就范。程立秋指示李建军,暂时不予理会,集中精力攻克终端。
十几天后,李建军从香港发回了一封长电文。电文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语气:
“立秋哥!初步接触,效果显着!‘半岛酒店’、‘文华东方’等几家顶级酒店的总厨对我们带来的帝王蟹和龙虾赞不绝口,尤其是蟹肉的饱满度和鲜甜味,他们认为是市场顶尖水准!‘惠康’、‘百佳’两家大型超市的采购负责人也非常感兴趣,认为我们的深海鱼品质独特,有市场潜力!他们均已表示愿意小批量试单,并希望建立直接采购渠道!价格方面,比‘大洋物产’之前的出价高出百分之三十!另外,有一家专做高端海鲜进出口的‘四海贸易’,老板是爱国华侨,对咱们大陆自己的远洋船队能捕到如此品质的海产非常赞赏,主动提出愿意代理我们在港澳及部分东南亚市场的销售,条件优厚,诚意很足!”
好消息如同春风,瞬间吹散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阴霾。程立秋看着电文,脸上露出了久违的、舒心的笑容。他知道,突破口已经打开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