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界山的新春,暖阳融化了屋顶的残雪,屋檐垂下的冰棱化成水珠,滴落在青石板上。东坡的灵草区里,耐冻灵草的绿芽顶破薄雪,海灵草的叶片贴着湿润土壤舒展,连空气里都飘着泥土与草木的清新气息。
地脉小卫士同盟的孩子们背着鼓囊囊的“新春帮扶包”,在护世盟广场上列队。包里装着为新区域准备的物资:给石林谷的防冻干草、给稻禾乡的绿肥种子、给芦苇荡的水质检测试纸,还有每村一套的改良版测灵仪与《护脉新手册》(最新增补了“春季护脉要点”)。
王小树站在队伍前,手里举着“帮扶分工表”,声音清亮:“今天分三队行动,目标是帮新村庄把春季护脉工作落地。第一队跟我去石林谷,重点教岩石缝隙防冻加固和灵气日常监测;第二队由银饰女孩带队去稻禾乡,指导绿肥种植和土壤肥力提升;第三队由数据记录队队长带队去芦苇荡,协助搭建水位监测站和水域灵草养护。”
他顿了顿,指着每个队员的背包补充:“每个队都配了1名技术骨干,要在村里驻点帮扶一周。记住,咱们不仅要帮他们解决眼前的问题,更要教会他们独立操作,真正让他们融入网络。”
“明白!”孩子们齐声回应,纷纷检查背包里的物资。银饰女孩从包里掏出一小袋灵草灰,笑着对队员说:“稻禾乡土壤肥力底子薄,灵草灰能应急。咱们还得教他们用村里的枯枝落叶自制灵草灰,以后就不用等咱们送了。”
数据记录队的队长则翻出芦苇荡的地脉图谱,在上面圈出重点区域:“芦苇荡的核心是水位控制,咱们要先找到三个关键监测点,把临时水位站搭在那里,数据才准。”
没过多久,三队人马分别登上飞舟。飞舟划破晨雾,朝着不同方向飞去。
王小树带领的石林谷小队,率先抵达目的地。石林谷四面环山,随处可见陡峭的岩石,地脉节点就藏在岩石缝隙里。村长带着几位村民早已在村口等候,手里还捧着晒干的野果。
“小英雄们可算来了!”村长拉着王小树的手,往村里走,指着路边一块大岩石皱起眉:“冬天给缝隙填的干草,有好几处被风吹松了。这几天气温回升,怕融雪渗进去结冰,把缝隙堵死了。”
王小树蹲下身,用手拨开岩石缝隙里的干草,仔细查看:“别担心,咱们有办法加固。”他从背包里拿出灵脉晶屑和黄土,“先把松动的干草换掉,再用黄土混合灵脉晶屑调成稀泥浆,涂在缝隙表面。泥浆干了能固定干草,晶屑还能辅助灵气流通,一举两得。”
队员们立刻分工:有的帮村民更换干草,有的搅拌泥浆,有的教村民如何用小刷子把泥浆涂进缝隙。石林谷的年轻小伙阿石学得最快,很快就独立完成了一处缝隙的处理。他举着沾满泥浆的手,兴奋地说:“原来这么简单!以后我们每天都来检查,保证缝隙不会堵!”
王小树笑着递给他测灵仪:“光检查还不够,还要学会看灵气数据。你按这个开关开机,把探头插进岩石旁的土壤,数值在12以上就是正常,低于10就要赶紧找原因。”阿石跟着操作,看着屏幕上跳出的“12.8”,开心地喊:“咱们的地脉灵气很稳定!”
与此同时,银饰女孩带领的小队已在稻禾乡的田埂上忙碌起来。稻禾乡是平原农耕区,田里还留着去年收割后的稻茬,部分地块的土壤泛着浅白,一看就是肥力不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