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学习不是为了跟别人比,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。你看看你现在,跟一个月前,是不是已经判若两人了?”
“你的进步,所有人都看在眼里。别跟别人比,就跟昨天的自己比。”
卢晚怔了怔,随即重重点了点头,眼中的焦虑消散了不少。
“老大,我明白了!”
安抚了卢晚,宋河回到自己的座位。
府试,对他而言,势在必得。
但他从不打无准备之仗。
他铺开一张宣纸,提笔在手,陷入了沉思。
科举考试,看似是考学问,实则也是一场信息战。
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
这一科青州府试的主考官,是山东学政王端。
宋河通过卢晚的关系,搞到了这位王大人的一些基本信息。
王端,景泰二十三年进士,为官清廉,性情刚正,早年在翰林院修史,后外放多地为官,尤其擅长处理钱粮赋税之事。
他的文章,风格务实,不喜空谈。
结合这些信息,宋河的脑子飞速运转起来。
一个擅长处理钱粮,又在翰林院修过史的务实派考官,他会出什么样的题目?
宋河的笔尖在纸上轻轻点动。
“论桑弘羊均输平准之法”
“青州水患频发,何以治之?”
……
他一连写下了五道题目。
这五道题,有史论,有策论,全都围绕着“经济”和“实务”两个核心。
他把这张纸递给了李魁四人。
“这几天,别的不用管,就围绕这五个题目,每人写一篇文章出来。不用追求辞藻华丽,把事情说明白就行。”
四人如获至宝,立刻埋头研究起来。
宋河自己,则选择了其中最难的一道题——《论开海之利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