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雍朝立国百年,海禁时松时紧,朝堂之上,关于开海与否的争论,从未停歇。
这是一个极其敏感,也极具挑战性的题目。
但他知道,王端这种务实派的官员,内心深处,一定是支持开海的。
写好这篇文章,不仅能通过府试,更能向这位学政大人,传递自己的政治理念。
三天后,宋河将自己呕心沥血写成的文章,恭恭敬敬地呈给了李渔。
李渔接过文章,只看了一眼题目,眉毛就扬了起来。
“《论开海之利》?好大的胆子!”
他扶了扶老花镜,逐字逐句地读了下去。
学堂里很安静,只听得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。
李渔的表情,从一开始的惊讶,到中途的凝重,再到最后的震撼。
他的手,甚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。
这篇文章,开篇没有废话,直接点明开海的四大好处:通商以富国,关税以强兵,商船以探路,侨民以拓疆!
紧接着,文章引经据典,从前朝郑和下西洋的盛举,到本朝沿海走私屡禁不绝的现状,层层递进,论证开海的必要性。
最让李渔拍案叫绝的,是文章的后半部分。
宋河竟然详细规划了开海后的市舶司架构、关税税率、海上巡防舰队的组建,甚至还提出了以商制夷,鼓励民间商人前往海外建立贸易据点的惊人构想!
这哪里是一篇童生应考的文章?
这分明是一份可以直接呈送御前,足以改变国策的万言书!
“好……好……好!”
李渔连说三个好字,激动得满脸通红。
他放下文章,走到宋河面前,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自己这个学生。
“宋河啊宋河,老夫本以为,你的天资在经义,在策论,在文章。”
“今日才知,你胸中所藏,乃是山川万壑,是星辰大海!”
他指着文章中的一段。
“此处,你说‘税分十等,奢侈之物,如香料、珠宝,抽重税;民生之物,如米粮、药材,则免税或抽轻税’,这个想法极好,但还可再细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