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翊也跟着说:“明天见,你到家后记得在群里说一声,别让我们担心。”
陆知行挥挥手,转身朝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。他走了几步,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——林溪和江翊并肩走在路灯下,江翊手里的伞依旧朝着林溪的方向倾斜,两人偶尔会小声说几句话,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,轻轻叠在一起,看起来格外温馨。
陆知行笑着转过身,继续往前走。他想起今天在图书馆里,林溪和江翊认真讨论题目的样子;想起路上江翊下意识关心林溪会不会冷的样子;想起三人一起整理错题时,不用刻意找话题也能很融洽的氛围——他突然觉得,这样的“三人同行”,比以前多了点甜。
以前的沉默,带着尴尬和犹豫,像隔着一层薄薄的雾,看不清彼此的心思;可现在的沉默,带着自然和默契,像冬天里晒过太阳的被子,暖乎乎的,还带着淡淡的香味。这种甜不是轰轰烈烈的,而是轻轻的、淡淡的,像含在嘴里的薄荷糖,慢慢在心里化开。
回到家,陆知行坐在书桌前,翻开那本带着篮球图案的日记本,拿起笔,在纸上沙沙地写着:“今天和林溪、江翊一起去图书馆整理错题,苏晓晓有事没去,本来还担心三个人会尴尬,没想到比以前更自然了。路上的沉默比以前多了点甜,江翊会自然地关心林溪,林溪也会坦然地问江翊问题,我坐在旁边,不仅不觉得多余,反而觉得很踏实。
明天就要公布成绩了,希望我们三个都能考上实验班,继续一起复习、一起整理错题、一起去小卖部买冰棍。咱们‘补差小组’,不管什么时候,都是最好的伙伴。就算以后大家不在一个班,这段一起奋斗的日子,也会是最珍贵的回忆。”
写完日记,陆知行合上本子,拿出手机,点开“补差小组”的微信群,发了一条消息:“明天早上八点,咱们在教室集合,一起去教务处看成绩!大家今晚早点休息,别太紧张,不管结果怎么样,咱们都尽力了,这就够了!”
消息刚发出去没几秒,林溪就回复了一个“好,明天见,大家早点休息”,后面还附带了一个月亮的表情;江翊回复了“嗯,早点休息,注意安全”;苏晓晓也很快冒了出来,发了一条长长的消息:“对不起对不起,今天没跟你们一起去图书馆!我跟学长整理资料到现在才回家,明天我一定早点到教室,给大家带早餐!咱们一起去看成绩,不管结果怎么样,都要一起去吃顿好的庆祝一下!”
看着群里热闹的消息,陆知行忍不住笑了——他知道,不管明天成绩怎么样,他们四个一起奋斗过的伙伴,都会继续互相支持、互相鼓励。而今天三人同行的那些带着甜味的沉默,会像一颗颗小小的星星,照亮他们未来的路,也会成为这段青春里,最温柔的回忆之一。
第二天早上,陆知行特意提前十分钟来到教室,没想到林溪和江翊已经到了——林溪坐在座位上,手里拿着一本历史错题本,却没有翻看,只是看着窗外;江翊坐在她旁边,手里拿着一支笔,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画着圈,像是在缓解紧张。
没过多久,苏晓晓就提着四个装着早餐的塑料袋跑了进来,喘着气说:“我来了我来了!给你们带了豆浆和三明治,快吃吧,吃完咱们一起去教务处看成绩!”
四人一起坐在教室的后排,快速地吃完早餐,然后并肩朝着教务处走去。路上依旧有沉默的时候,却不再有以前的紧张和犹豫,反而多了几分期待和坦然。陆知行看着身边的伙伴们,心里满是温暖——他知道,这段一起奋斗、一起成长的时光,会像一颗甜甜的糖,永远留在他们的记忆里。